摘要: 〕唯美主义作为一种生存体验, 与东方古典艺术精神有契合之处。从“无形功利说”的文学观、“茶道”式的人生态度以及鉴赏式批评观等三个方面去辨析周作人与英国唯美主义之间的关联, 可见其遭遇西方唯美主义, 同时归依古典东方精神的复杂面貌。
中图分类号:
〔1〕周作人. 自己的园地: 新文学源流: 第一讲〔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50. 〔2〕周作人. 谈龙集: 自己的园地旧序〔M 〕.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32. 〔3〕〔4〕周作人. 自己的园地〔M 〕.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6, 65. 〔5〕黄开发. 人在旅途〔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76. 〔6〕刘锋杰. 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M〕. 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5. 54. 〔7〕萧石君. 世纪末英国新文艺运动〔M〕. 上海: 开明书店, 1930. 114. 〔8〕〔9 〕滕固. 唯美派的文学〔M〕. 上海: 光华书局,1930. 112, 104. 〔10〕〔11〕周作人. 泽泻集: 吃茶〔M 〕.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19. 〔12 〕〔13〕周作人. 看云集: 伟大的捕风〔M〕.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28. 〔14〕〔20〕王尔德. 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A〕. 赵澧,徐京安. 唯美主义〔C〕.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68, 160. 〔15〕〔16〕舒芜. 周作人的是非功过〔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219, 227. 〔17〕周作人. 自己的园地: 诗的效用〔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0. 〔18〕卫姆塞特, 布鲁克斯. 西洋文学批评史〔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456. 〔19〕佩特. 文艺复兴〔A〕. 赵澧, 徐京安. 唯美主义〔C〕.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76. 〔21〕温儒敏.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128. 〔22〕周作人. 谈龙集: 文艺批评杂话〔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70. 〔23〕钱理群. 周作人论〔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223. |
[1] | 〔日〕小川利康. 周氏兄弟与大逆事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59-166. |
[2] | 赵世清. 周作人"人的文学"观的价值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2): 171-1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