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0 ›› Issue (1): 121-133.

• 中国思想史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指鹿为龙:汉墓鹿蹻葬仪考

姜生   

  • 出版日期:2020-02-29 发布日期:2020-10-21
  • 作者简介:姜生,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 成都 610065)。

  • Online:2020-02-29 Published:2020-10-21

摘要: 乘蹻飞行是汉代旧道教描绘神仙之能的宗教话语,除了传世文本的描述,龙虎鹿三蹻图像亦出现于许多汉墓画像之中。东汉末期,新旧道教信仰矛盾在墓葬仪式领域妥协折衷的极致约减之例,出现于烟台毓磺顶东坡发现的一座所谓“殉鹿”汉墓。其葬仪的主要特点是将死者与一头鹿直观布设为“人骑鹿”的物化组合,这意味着,冥界过程被削减到死者入冥即乘“鹿蹻”升仙;换言之,乘蹻仪式上升为死后唯一程序。该墓为东汉晚期道教信徒夫妇合葬墓,殆无疑义。从两人遗骨和鹿骨架构成的“鹿蹻”平面组合方式、保存较完整的组合形态及其与墓室之空间关系,推测该墓原本无棺,且墓主人初死即由主事者将遗体预处理为面朝东方,以与鹿构成鹿蹻飞升东方海上神山仙岛之实体组合。作为“鹿蹻”信仰支配死者乘蹻实物组合的最早墓葬实例,该墓为观察汉末尸解变仙沦为下品背景下新旧道教信仰在葬仪中的折衷实态提供了珍贵史料。

关键词: 殉鹿汉墓, 人乘鹿实物组合鹿蹻葬, 汉代葬仪, 汉代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 

  • K23

〔1〕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46页.
〔2〕〔37〕〔38〕〔39〕〔41〕〔4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357、2516、1656、1593、786页.
〔3〕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8页.
〔4〕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689页.
〔5〕〔36〕司马迁:《史记》卷28《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94、1369-1370页.
〔6〕晁天义:《乘蹻巫术探源——兼论巫术与神话的关系》,《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7〕班固:《汉书·郊祀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28页.
〔8〕〔9〕班固:《汉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59、1060-1061页.
〔10〕〔11〕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48、252页.
〔12〕〔13〕〔28〕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4-275、273、333-335页.
〔14〕葛洪:《神仙传》卷1《彭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第7页.
〔15〕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63《杂曲歌辞三》,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19页.
〔16〕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61《杂曲歌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86页.
〔17〕《道藏》第33册,上海:上海书店等,1988年影印本,第444页.
〔18〕刘向:《列仙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第9页.
〔19〕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78《灵异部上·仙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33页.
〔20〕《道藏》第22册,上海:上海书店等,1988年影印本,第447页.
〔21〕〔23〕〔45〕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92、879、80页.
〔22〕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95《兽部下·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648页.
〔24〕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30《相和歌辞五平调曲·长歌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42页.
〔25〕〔27〕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1663、4018页.
〔26〕葛洪:《神仙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第12、57页.
〔29〕林仙庭:《烟台市区发现殉鹿汉墓》,《考古》1985年第8期.
〔30〕郑同修:《山东汉代墓葬发掘中有关问题的思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海岱考古》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68页.
〔31〕〔32〕王培新:《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11-114、111页.
〔33〕李梅田:《魏晋南北朝墓葬中的弧壁砖室现象》,《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7期.
〔34〕蔡运章:《东汉永寿二年镇墓瓶文考略》,《考古》1989年第7期.
〔35〕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的清理》,《考古》1960年第10期.
〔40〕黄晖:《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62页.
〔43〕范晔:《后汉书》卷39《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14页.
〔44〕臧克和:《结构与意义》,《中国文字研究》2013年第1期.
〔46〕《道藏》第20册,上海:上海书店等,1988年影印本,第515页.
〔47〕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1、43页.
〔48〕刘昫等:《旧唐书》卷25《礼仪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953页.
[1] 赵国壮. 论中国糖业经济的“明清变革”[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61-174.
[2] 杨华. “礼崩乐坏”新论——兼论中华礼乐传统的连续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111-120.
[3] 兰巍,杨昌. 魏晋南北朝宫城“双朝制”新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33-137.
[4] . 北魏宗室阶层授爵略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129-134.
[5] . 从五斗米道、少年、游侠看三张的政治分野[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52-157.
[6] 崔向东. 西汉不同地域豪族与王莽新朝的灭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59-165.
[7] 于逢春. 论“海上文明板块”在中国疆域底定过程中的地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78-185.
[8] 薛海波. “剪除凶羯”:高欢起兵讨伐尔朱氏再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86-193.
[9] 赵红梅. 乌桓朝贡东汉王朝探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204-208.
[10] 石静. 略论士人心态对两晋史学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151-154.
[11] 陈宝良. 明清易代与江南士大夫家族的衰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126-136.
[12] 金悦. 论晋商身股制度创立的经济学动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151-153.
[13] 崔向东, 王金阳. 两汉南阳豪族的官僚化和士族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72-179.
[14] 朱子彦, 孙祥伟. 三国人口辨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88-193.
[15] 柏桦. 明清州县狱囚反狱与劫狱[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190-19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