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3 ›› Issue (3): 181-190.

• 房地产政策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宋代美学的代表人物与核心范畴

潘立勇   

  • 出版日期:2013-05-20 发布日期:2018-08-07
  • 作者简介:潘立勇,1956年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 杭州 310028)。
  • 基金资助: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G201119);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1B066)

  • Online:2013-05-20 Published:2018-08-07

摘要: 宋代学术“体、用、文”三分,理(道)学家究学明体,政治家经世致用,文学家禀性重文,三家各争其统,分途发展,交互影响,形成宋代人文学术鲜明的特色。宋代美学也呈现出明显的辞、经、道三家并峙的局面,即文学家、政治家、理学家的美学,加上“以禅喻诗”的禅家美学,亦可谓四家并列。分别以苏轼、王安石、朱熹和严羽为代表。“随物赋形”、“文为世用”、“文道合一”及“以禅喻诗”分别是其核心命题。在此理论格局中,形成了有别于汉唐美学的核心范畴,即“理气象”、“性”与“情”、“文”与“道”、“悟”与“趣”、“逸”与“远”、“韵”与“味”、“平淡”与“自然”、“涵咏”与“自得”、“闲”与“适”。

关键词: 宋代美学, 代表人物, 核心范畴

中图分类号: 

  • B83
〔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72、369-370页。〔2〕〔21〕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27-128、369-370页。〔3〕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卷2、卷2、卷22,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4〕〔5〕〔6〕〔23〕〔26〕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44、151、253、26、22页。〔7〕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六),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第224页。〔8〕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84页。〔9〕〔24〕〔25〕〔30〕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20、315、317、289页。〔10〕〔12〕朱熹:《朱子语类》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1〕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卷之二”,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286页。〔13〕邵雍:《伊川击壤集》,四部丛刊本。〔14〕邵雍:《伊川击壤集》“观物外篇十”,四部丛刊本。〔15〕〔43〕〔44〕朱熹:《朱子语类》卷80,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6〕朱熹:《南岳游山后记》,《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028页。〔17〕苏轼:《扬雄论》,《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00页。〔18〕苏轼:《中庸论》,《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1页。〔19〕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欧阳文忠公集》卷47,四部丛刊本。〔20〕欧阳修:《答祖择之书》,《欧阳文忠公集》卷68,四部丛刊本。〔22〕《朱文公文集》卷30“答汪尚书”,四部丛刊本。〔27〕〔33〕〔34〕〔35〕〔38〕〔40〕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71、34、72、34、35页。〔28〕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70页。〔29〕〔32〕叶朗总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宋辽金卷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06、351页。〔3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52页。〔36〕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天道”,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6页。〔37〕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94页。〔39〕姜书阁:《苏轼在宋代文学革新中的领袖地位》,张燕瑾、赵敏俐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选·宋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05页。〔41〕李春青:《论自然范畴的三层内涵——对一种诗学阐释视角的尝试》,《文学评论》1997年1期。〔42〕朱熹:《朱子语类》卷81,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45〕朱熹:《朱子语类》卷114,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46〕苏轼:《石苍舒醉墨堂》,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6册,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495页。〔47〕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12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0页。
[1] 陈伟. 论中国现代美学形态的发展历程——以新古典美学形态为重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81-188.
[2] 祁志祥. 变与不变: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历时解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89-198.
[3] 汤拥华. 从“风景的发现”到“临照的美学”——“诗人宗白华”的另一种读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99-208.
[4] 张晶. “凡象,皆气也”——诗学意象观念与气论哲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9-186.
[5] 袁济喜. “赤子之心”与中国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87-194.
[6] 李健. 天人合一:感物美学的哲学根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95-204.
[7] 张法. 灵-mana-spirit:原始艺术的文化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78-184.
[8] 魏义霞. 谭嗣同哲学研究亟待拓展的12个空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14-119.
[9] 刘旭光. 作为交感反思的"审美的观看"--对现象学"审美观看"理论的反思与推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77-187.
[10] 张云鹏. 审美态度与意向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88-197.
[11] 刘彦顺. 以"无时间性"消弭审美丰富性--论柏拉图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98-206.
[12] 兰希秀. “微时代:生活、艺术与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22-224.
[13] 陶水平. 意象论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以朱志荣意象创构论美学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60-167.
[14] 毛宣国. “意象”概念和以“意象”为核心的美的本体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68-175.
[15] 韩德民. 在与文化生活世界的连续性中定位“意象”的功能和属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76-18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