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3 ›› Issue (4): 97-101.

• 海洋经济理论前沿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重化工关键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析——以辽宁为例

翟璐, 金兆怀   

  • 出版日期:2013-07-20 发布日期:2018-08-07
  • 作者简介:翟璐,1983年生,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沈阳师范大学讲师(辽宁 沈阳110034);金兆怀,1950年生,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 长春130117)。

  • Online:2013-07-20 Published:2018-08-07

摘要: 重化工业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此阶段应注重对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化工业关键产业的选择、改造与扶植。作为中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的辽宁省,其关键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在于推进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模式;推动体制创新增强产业活力,加快开发替代性能源;推进集约化、清洁化、高新化,规范开采和退出机制。

关键词: 重化工关键产业, 可持续发展, 线性综合指数法

中图分类号: 

  • F407
〔1〕穆瑞、张家泰:《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层次综合评价》,《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0期。〔2〕〔8〕李世杰、李凯:《产业集群发展与老工业区振兴—以辽宁为例》,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54、108-109页。〔3〕刘军、马亚静:《提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考》,《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10期。〔4〕纪玉山、关键、王塑峰:《经济稳定增长与碳减排双重目标优化模型》,《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5〕李向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路径探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673-174页。〔6〕程娜:《低碳经济背景下能源转型的个案分析》,《经济纵横》2011年第6期。〔7〕钱伯章:《石化行业节能降耗的潜力与途径》,《石油和化工节能》2007年第3期。〔9〕毕德利:《辽宁省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政策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6期。
[1] . 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路径——评《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191-200.
[2] 杜传忠. 中国垄断性产业的“垄断”特征及其改革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82-86.
[3] 张德昌. 我国网络型产业与规制的市场化改革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210-213.
[4] 马健. 产业融合识别的理论探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86-89.
[5] 唐晓华, 刘春芝. 装备制造产业R&D投入强度、创新动力及合作趋向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94-98.
[6] 韩晶1梁将2. 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78-82.
[7] 韩晶1梁将2. 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J]. 社会科学辑刊, 0, (): 78-8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白续辉. 领海基点保护视角下岛礁灭失国际法问题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01 -107 .
[2] 于景祥. 王文濡的骈文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2 -178 .
[3] 毛宣国. 西方文论的阐释经验与中国文论的阐释立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181 -190 .
[4] 季水河, 季念.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的中国问题意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7 -31 .
[5] 刘志松. 清代河工贪冒考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07 -113 .
[6] 曾业英. 沈翔云回国参加过自立军起义考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34 -141 .
[7] 程恩富, 谢长安. 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本质、特征、影响及中国对策——纪念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00周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54 -63 .
[8] 胡海峰, 王爱萍. 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的因素与效应分析——基于穆迪和标普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64 -70 .
[9] 李海峰, 宋成. 认识的确定性与“上帝”观念的演变——兼论自然科学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的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32 -35 .
[10] . 论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建设[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75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