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4 ›› Issue (2): 221-229.

• 美学研究 • 上一篇    

康德美学如何耽搁了审美时机与审美时体?

刘彦顺   

  1. 江苏师范大学
  • 发布日期:2024-04-18
  • 作者简介:刘彦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6BZW024)

  • Published:2024-04-18

摘要: 审美生活作为感官愉悦感不具备回忆与反思能力,只能以感官直接感受对象,而且还只能是流畅的,回忆与反思会导致淤塞、梗阻,这就是审美时机的一次性与审美时体的流畅性。在整体上,康德笃信人类理性能力的至上、独大与专制,以此对科学、宗教、道德、审美所使用的心智能力进行大一统解释,错把审美生活视为包含回忆与反思的判断,误称为审美判断力。康德美学弥漫性地存在着理性心智与感官愉悦感心智的抵牾,矛盾不已。一方面,他以具体描述的手艺,天才地呈现了诸如流畅时体、审美时位流畅接合、感觉位置记忆等精彩审美现象;另一方面,他又不相信感官愉悦感所具有的流畅接合审美时位的能力,以回忆、反思、反省、判断等理性心智或理性时间意识,长臂管辖审美时位接合,既造成了以普遍性耽搁审美时机,也使得流畅时体沦落为卡顿时体。

关键词: 康德;审美时机;审美时体;审美时位;流畅时体;理性心智

中图分类号: 

  • B83
[1] 刘方喜. 弱共识与语境复义: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大模型重塑文艺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1): 201-208.
[2] 刘海明. 社交媒体对网络空间道德心态的塑造及其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1): 219-228.
[3] 张 晶. “气氛之物”在中国诗学建构中的理论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4): 165-174.
[4] 耿文婷. 气氛美学视野下的物我关系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4): 175-184.
[5] 刘旭光. 作为惠爱的“审美”[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82-89.
[6] 郑伟. 王国维的美育思想及其境界诉求[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90-95.
[7] 唐善林. 老子“自然论”美育思想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96-103.
[8] 张晶. 中国古代美学命题研究的意义何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49-56.
[9] 吴建民. 命题与古代美学理论之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57-65.
[10] 李昌舒. 论中国文论的“著文自娱”[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66-73.
[11] 许宁. 论新媒介时代小众审美趣味的显性表达[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92-197.
[12] 刘彦顺. 礼乐制度作为儒家实际生活形态的时机、时态与身体履践——论颜元的礼乐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83-91.
[13] 祁海文. 《淮南子》与儒道礼乐美学的会通与融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92-101.
[14] 程勇. 儒家制度美学要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102-109.
[15] 高小康. 非遗美学:传承、创意与互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177-18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