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5 ›› Issue (5): 222-229.

•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华美学精神研究 • 上一篇    

清华学派的骈文批评及其对当下骈文研究的启示——以陈寅恪、钱锺书、王瑶为例

于景祥   

  1. 内蒙古民族大学
  • 发布日期:2025-10-29
  • 作者简介:于景祥,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辽宁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2&ZD259)

  • Published:2025-10-29

摘要: 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演变过程中,清华学派在治学方法和风格上别具一格,其突出特点是以“释古”为基础,然后由文献资料的解读、考据上升到理论层面的宏观论证、分析,以达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即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其总体上让人感觉到文献的考据、解读通透周延,把握住了精髓,避免了空疏和浮泛;而其义理层面的分析和论证视角宽广宏阔、打通了文与史、古与今、中与外之间的壁垒,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概括起来说就是兼融汉学与宋学之长,贯通古今与中西,在多个学术领域都取得丰硕的成果,其中骈文研究就是一个重要方面。经过仔细考察,我们发现在众多清华学派的学者中,陈寅恪、钱锺书、王瑶三位先生的骈文研究比较典型地展现了清华学派特有的方法和风格,不仅成就特别突出,而且对我们当下的骈文研究颇具方法论的意义。

关键词: 清华学派;骈文批评;释古;文史结合;贯通中西

中图分类号: 

  • I209
[1] 党圣元 刘 伟. 试论先秦儒家文道观的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4): 185-193.
[2] 胡燕春. 从雷纳韦勒克的文学史观看中国的文学史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3): 255-260.
[3] 周保欣. 后退式写作:文学通史格局中的现代文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144-149.
[4] 温潘亚. 论文学史家的特殊素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2): 146-150.
[5] 黄南珊. 探骊得珠妙有新解-《文艺创作要论》评价[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1): 174-174.
[6] 方锡球. 文学发展机制与重写文学史[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6): 114-121.
[7] 李润霞. 从消解走向逍遥的无地彷徨--20世纪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5): 141-144.
[8] 王攸欣. 逐渐衰弱的话语--20世纪中国保守主义文学思潮一瞥[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4): 150-152.
[9] 孟凌君. 近年来文学史新著的成就与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3): 152-15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