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民间金融问题的法律思考如果脱离了法哲学的场景,即仅孤立于是或不是的狭窄的部门法视角,而不能立于自由、正义、公平、效率等制度范畴进行求索,那么,在我国正规金融强势、金融资源配置显失正义的情况下,供求矛盾的失衡必将使民间金融作为一个问题而更加严重化与迁移化,同时也将使得正规金融面临一种倒灌性的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
〔1〕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2〕周子衡:《金融管制的确立及其变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8页。 〔3〕埃德蒙古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28页。 〔4〕肖世杰:《从吴英案看我国民间金融的监管困局与改革路径》,《政法论坛》2012年第6期。 〔5〕路德维希·冯·米瑟:《自由与繁荣的国度》,韩光明等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第44页。 〔6〕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1卷),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5页。 〔7〕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莹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2页。 〔8〕张希慧:《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规范边界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期。 〔9〕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8页。 〔10〕Michel Foucault,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New Yark:Vintage Books,1978,p.222. 〔11〕Montesquien,The Spirit of Laws,New York:Hafner Publishing Company,1966,p.150 〔12〕高晋康:《民间金融法律化的界限与路径选择》,《中国法学》2008年第4期。 〔13〕强世功:《文学中的法律:安提戈涅、窦娥和鲍思娅》,《法学研究》1996年第1期。 〔14〕张建军:《从民间借贷到民营金融:产业组织与交易规则》,《金融研究》2002年第10期。 〔15〕蔡四平:《规范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6〕 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蒋兆康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7年,第31页。 〔17〕 Alf Ross,Law and Justice,California:Berkeley and Los Angeles,1959,p.274. 〔18〕 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页。 〔19〕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0〕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2-3卷),邓正来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99-102页。 〔21〕赵园园:《对金融机构救助的反垄断法思考》,《财经科学》2011年第5期。 〔22〕 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362页。 〔23〕蔚小然:《民企融资难,金融资源分配不合理》,《投资者报》2013年5月27日。 〔24〕张曙光:《民间金融扩张的内在机理、演进路径与未来趋势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第6期。 |
[1] | 杨松,郭金良. 民营银行“生前遗嘱”制度的法律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74-79. |
[2] | 唐清利. 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创新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80-84. |
[3] | 杜甲华. 浅析抵押权制度的完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72-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