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5 ›› Issue (6): 153-158.

• 经济理论前沿及热点 • 上一篇    下一篇

6世纪欧亚大陆的丝绸贸易与丝路——以突厥外交军事活动为中心

张爽   

  • 出版日期:2015-12-15 发布日期:2015-12-15
  • 作者简介:张爽,历史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江苏徐州221116)。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SS00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SJD770001)

  • Online:2015-12-15 Published:2015-12-15

摘要: 6世纪突厥的扩张和征服,实际上是突厥游牧民族与粟特商业民族结成利益共同体,在欧亚丝路上竞逐经济利益,构建丝绸贸易网络的经济扩张。突厥粟特经济利益共同体为此采取的外交军事活动,直接将欧亚丝路上的中国、波斯、拜占庭等农耕大国联结在一起。突厥利用中国北方政治分裂的机会,通过勒索式的贸易方式,从中国北方获取了大量的丝绸等物资。粟特商人以西部突厥为武力后盾,在波斯和拜占庭之间展开的外交活动,成为影响拜占庭和波斯政治经济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六世纪欧亚丝路主要国家和游牧民族间的大规模战争和交往,其背后都有争夺欧亚丝路控制权等经济因素在起作用。

关键词: 6世纪, 欧亚大陆, 丝绸贸易, 突厥

中图分类号: 

  • K18

〔1〕〔3〕〔4〕〔7〕〔13〕令狐德棻:《周书》卷50《异域下·突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909、908、908、911、911页。
〔2〕丹尼斯·塞诺:《中古内亚的外交实践》,《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北京大学历史系民族史教研室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28页。
〔5〕魏徵:《隋书》卷67《裴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582页。
〔6〕令狐德棻:《周书》卷9《皇后·武帝阿史那皇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143-144页。
〔8〕令狐德棻:《周书》卷19《杨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318页。
〔9〕魏徵:《隋书》卷22《五行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636页。
〔10〕李百药:《北齐书》卷17《斛律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27页。
〔11〕令狐德棻:《周书》卷33《王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575页。
〔12〕魏徵:《隋书》卷46《元晖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256页。
〔14〕魏徵:《隋书》卷84《北狄·突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66页。
〔15〕衫山正明:《游牧民的世界史》,黄美蓉译,新北:广场出版社,2013年,第240页。
〔16〕刘昫:《旧唐书》卷194下《西突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88页。
〔17〕魏收:《魏书》卷102《西域·口厌哒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9页。
〔18〕〔20〕沙畹:《西突厥史料》,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99-200、202-203页。
〔19〕余太山:《口厌哒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27-128页。
〔21〕余太山:《〈太伯里史〉所载口厌哒史料笺证》,《中亚学刊》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7、63页。
〔22〕〔30〕〔34〕〔35〕〔36〕〔38〕〔40〕〔42〕〔43〕〔44〕〔45〕Menander:R.C.Blockley ed.,trans.The History of Menander the Guardman,ARCA17,Liverpool,1985,pp.113-115, 115-117,117, 117-119,121-123,125-127,171,173,175,175,179.
〔23〕Procopius,The Secret History,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H.B.Dewing,McMliv:William Heinemanm Ltd.,1954,pp.351-353.
〔24〕E'tienne Dela Vaissière,Sogdian Traders:a History,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James,Ward,Boston:Brill,2005,pp.230-231.
〔25〕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3卷,马小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310页。
〔26〕裕尔:《东域纪程录丛》,张绪山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84、188、195、199-200页。
〔27〕令狐德棻:《周书》卷50《异域下·安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919页。
〔28〕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马尔柯姆〈波斯史〉》,《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053页。
〔29〕张绪山:《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关系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253页。
〔31〕J.B.Bury,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From the Death of Theodosius Ⅰ to the Death of Justinian,Vol.2,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1958,p.315.
〔32〕J.F.Haldon,Byzantium in the seventh century,The transformation of a cultur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21.
〔33〕张绪山:《六七世纪拜占庭帝国对中国的丝绸贸易活动及其历史见证》,《北大史学》第11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37〕M.Whitby,The Emperor Maurice and His Historian,Theophylact Simocatta on Persian and Balkan Warfare.Oxford:1998,p.202.
〔39〕Denis Sinor,“The Historical Role of the Turk Empire”,Journal of World History,Vol.1,No.2,1953,p.431.
〔41〕Denis Sinor,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New York:Caml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20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4]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5]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 -30 .
[6]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7]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8]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 -56 .
[9] 邢雁欣. 从节俭与适度原则解析萨伊消费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7 -61 .
[10] 童敏.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2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