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5 ›› Issue (6): 190-199.

• 经济理论前沿及热点 • 上一篇    下一篇

经学思维与俞樾戏曲创作

杜桂萍,马丽敏   

  • 出版日期:2015-12-15 发布日期:2015-12-15
  • 作者简介:杜桂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5);马丽敏,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文学院讲师,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1BZW06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4FZW039);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3C047)

  • Online:2015-12-15 Published:2015-12-15

摘要: 作为晚清最著名的经学家之一,俞樾以戏曲作品为学术研究对象,并将之作为学术研究的载体,是一个富有特殊意义的文学史、戏曲史现象。从完成杂剧《老圆》到创作传奇《骊山传》和《梓潼传》,期间跨度有20余年,从借助杂剧为自我写心到通过传奇宣讲学术,传达知识,俞樾对于戏曲文体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而身份的转变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俞樾非常重视戏曲的教化功能,不再拘泥于“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传统认知,还将之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赋予其传播知识、宣讲学术的功能。两部传奇戏曲因之而成为学术研究的载体之一。俞樾有关戏曲的诸多话语和创作实践体现了一位经学家的文体认知,同时也是文化转型时期文体之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一种思考,晚清文体革命的观念走向亦已端倪可见。

关键词: 俞樾, 经学思维, 晚清戏曲

中图分类号: 

  • I206.2

〔1〕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序”,第2页。
〔2〕〔4〕〔60〕俞樾:《曲园自述诗》。
〔3〕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方霏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51页。
〔5〕俞樾:《春在堂杂文》六编卷九《刘古香女史十种传奇序》。
〔6〕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话》,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363页。
〔7〕〔10〕〔41〕〔44〕〔47〕〔50〕〔56〕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第2289、2317、2281、2281、2122、2478-2479、990页。
〔8〕〔17〕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七,贞凡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74、371页。
〔9〕〔11〕〔12〕〔14〕〔15〕俞樾:《春在堂杂文》续编卷三《余莲村劝善杂剧序》。
〔13〕俞樾:《第一楼丛书·湖楼笔谈》卷七,光绪末增订重刊本《春在堂全书》。
〔16〕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九《右台仙馆述怀次外弟嵇幼莼韵》。
〔18〕〔26〕〔32〕〔36〕俞樾:《骊山传》家门。
〔19〕〔33〕俞樾:《梓潼传》家门。
〔20〕章太炎:《说林下》,《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徐复点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18页。
〔21〕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124页。
〔22〕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3299页。
〔23〕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十三《偶于吴蔗农孝廉处借小书数种观之,漫赋一律》。
〔24〕俞樾:《茶香室四钞》卷二十,贞凡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795页。
〔25〕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十二《文昌生日歌》。
〔27〕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十七《八十自悼》。
〔28〕〔37〕〔45〕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一《咏十乱》。
〔29〕王凯泰:《宾萌集》序。
〔30〕俞樾:《春在堂尺牍》卷三《与谢梦渔同年》。
〔31〕俞樾:《春在堂尺牍》卷一《与次女绣孙》。
〔34〕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0页。
〔3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7页。
〔38〕俞樾:《春在堂杂文》四编卷八《欧阳鉴非金鸡谈荟序》。
〔39〕郑孝胥:《郑孝胥日记》,劳祖德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82页。
〔40〕叶昌炽:《缘督庐日记抄》卷七,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
〔42〕俞樾:《春在堂诗编》卷十五《余于道光丙申年入县学,至今光绪丙申六十年矣,追念前尘,怃然有作》。
〔43〕俞樾:《春在堂尺牍》卷一《与李少荃前辈》。
〔46〕龚自珍:《己亥杂诗》,《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13页。
〔48〕〔51〕周妙中:《清代戏曲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28、335-337页。
〔49〕么书仪等:《中国文学通典:戏剧通典》,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20-521页。
〔52〕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上,《郑振铎全集》第四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47页。
〔53〕〔65〕俞樾:《曲园杂纂》卷五十《老圆》。
〔54〕杜桂萍:《晚明以后文人杂剧的文体选择及其书写形态》,《光明日报》2005年12月30日。
〔55〕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331页。
〔57〕俞樾:《春在堂全书录要·老圆》。
〔58〕英桂:《奏为遵查已革河南学政俞樾被参各款据实复陈事》,咸丰七年十二月初十日,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朱批奏折”。
〔59〕马丽敏:《“天风吹我下蓬瀛”:俞樾罢官考论》,《明清文学与文献》第1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61〕〔62〕〔64〕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五《予视学中州偶因人言而罢,漫赋四章》。
〔63〕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五《放言》。
〔66〕俞樾辑:《东海投桃集》。
〔67〕俞樾:《宾萌集》卷二《性说上》。
〔68〕俞樾:《宾萌集》卷二《性说下》。
〔69〕俞樾:《曲园杂纂》卷四十五《银瓶征》。
〔70〕俞樾:《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日本人有小柳司气太者,编辑余事迹,分为六章……因题其后》。
〔71〕赵家莹:《近代社会思想的变迁与俞樾文学观念的更新》,《杭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1] 于景祥. 王文濡的骈文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2-178.
[2] 王锺陵. 《庄子·大宗师》“真人三解”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48-160.
[3] 胡胜. 《西游记》与全真教关系辨说——以“车迟斗圣”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1-166.
[4] 章建文. 清初文学批评语境下张英的文学观——以《御选古文渊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7-173.
[5] 王颖. 论《老学庵笔记》的小说学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08-212.
[6] 周淑婷. 金圣叹“奇绝”审美范式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8-221.
[7] 李建国. 论陶渊明对太康繁缛文风的接受与疏离——兼论陶渊明的美学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202-217.
[8] 祁志祥. 清代词论的“尊体”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44-153.
[9] 赵毓龙,胡胜. 因循与重构:《昇平宝筏》对西游故事的改造——以“黄袍郎”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54-158.
[10] 郭世轩. 崇文·尚清·真美——钟嵘对陶渊明的评价及其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59-162.
[11] 丁建定,任志强.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39-44.
[12] 殷学国. 鲧的变形:中国古代天灾救济叙事观念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1-176.
[13] 胡建次. 清以降词集序跋对婉约与豪放之宗的消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7-181.
[14] 魏洪洲. 陈、白二氏《九宫谱》《十三调谱》考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89-197.
[15] 王洪军. “西狩获麟”的三重叙事及其思想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98-20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4]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5]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 -30 .
[6]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7]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8]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 -56 .
[9] 邢雁欣. 从节俭与适度原则解析萨伊消费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7 -61 .
[10] 童敏.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2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