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年马克思撰写的《论犹太人问题》不仅被视为研究犹太人问题的经典文献,而且被看作近两百年来关于政治哲学的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他以深刻的笔触逐一批判了鲍威尔论述逻辑的悖谬,并转换了鲍威尔通过宗教批判解决犹太人问题的思路,将问题指向普遍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世俗对立。青年马克思强调从人及其异己本质的关系出发理解犹太人问题,犹太人问题的秘密就是拜物教的秘密,这一秘密是市民社会的通用原则。解决犹太教的问题,只能通过人类解放,成就自由人的联合体。
中图分类号:
〔1〕乔纳森·沃尔夫:《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60页. 〔3〕〔25〕尼·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第208、207页. 〔4〕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8-29页. 〔5〕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9页. 〔6〕〔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3、165、165、166、167、167、168、169、172、173-174、179、182、186、189、191、192、193、194、198页. 〔7〕Bruno Bauer, |
[1] | 凯瑟琳·韦尔森. 唯物主义—动物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类学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0-18. |
[2] | . 马克思资本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意义及其当代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31-36. |
[3] | 臧峰宇. 缘何“回到黑格尔”?——兼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的形成过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31-35. |
[4] | 纪克勤, 王文慧.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历史维度与当代视野[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32-35. |
[5] | 王桂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10-14. |
[6] | 朱宝信. 论实践本体论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4): 11-16. |
[7] | 陆剑杰.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人性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26-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