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精神贫困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方面,精神贫困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民工精神贫困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其贫困度已经达到中等水平;另一方面,精神贫困对农民工整体贫困的贡献水平长期保持高位,明显领先于其他贫困的贡献度,体现出精神贫困在农民工整体贫困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可见,削减农民工精神贫困应当成为扶贫工作的一个重点,今后精准扶贫策略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对精神贫困进行干预和帮扶。应从“扶志”入手,消减来自精神层面的“贫根”; 从“扶智”入手,为精准扶贫提供保障;围绕精神扶贫多管齐下,全方位实现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
〔1〕Sen,A.,Development as Freedo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p.26-28. 〔2〕Foster,J.,Greer,J.,Thorbecke,E.,“A Class of Decomposable Poverty Measures,” 〔3〕A.K.Sen,“Poverty:An Ordinal Approach to Measurement,” 〔4〕Fisher,G.M.,“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shansky Poverty Thresholds and Their Subsequent History as the Official U.S.Poverty Measure,” 〔5〕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2-25页. 〔6〕杨龙、汪三贵:《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与分解》,《人口学刊》2015年第2期. 〔7〕贺静:《西方经济学穷人和贫困问题研究与启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77页. 〔8〕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2页. 〔9〕Sobina Alkie,James Foster,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