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前期,浙江划分内洋与外洋的原则是,凡靠近海岸或县厅治所岛岸的岛屿和洋面均划入内洋;反之,凡远离海岸或县厅治所岛岸的岛屿和洋面均划归外洋。浙江划分内洋的界限是以海岸或县厅级衙门所在岛岸为基点向外划分的。“内洋”大致限制在距离海岸或设立县厅治所岛岸5公里以内的洋面。“外洋”以海道为外缘,与海岸和岛岸之间没有固定的距离。“外洋”的宽度少则50公里,多则110—180公里。清代中国对于近海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管辖宽度,不仅远远大于18—19世纪西方国家通行的3海里(5.6公里)领海宽度,而且也远远大于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规定的12海里(22.224公里)领海宽度。
中图分类号:
〔1〕卫杰:《浙江海口形势论》,海疆史志编委会编:《海疆史志》第24册《海口图说》,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第311页. 〔2〕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38,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016页. 〔3〕〔6〕沈翼机等编:《浙江通志》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9-30、28-29页. 〔4〕〔36〕沈翼机等编:《浙江通志》卷96,《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2、1-2页. 〔5〕贾桢等纂:(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卷55,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第21页. 〔7〕《浙江巡抚李卫浙洋玉环山官兵疏》(雍正四年十一月二十日),《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卷174之二,乾隆三年(1738)刻印本,第55页. 〔8〕《浙江巡抚常安奏为查勘定海内外洋面情形并报起程及回署各日期事》(乾隆九年二月二十日),朱批奏折,档号:04-01-01-0109-01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9〕〔10〕〔11〕〔12〕〔13〕〔14〕沈翼机等编:《浙江通志》卷97,《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8-10、10、28-31、44-46、40-42页. 〔15〕《闽浙总督庆保浙江巡抚帅承瀛奏为浙省南田地方历久封禁大略情形拟委员前往确勘事》(道光二年四月二十七日),朱批奏折,档号:04-01-22-0044-03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16〕《清高宗实录》卷412,乾隆十七年四月丙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14册,第396页. 〔17〕〔18〕〔19〕〔20〕〔24〕〔26〕〔27〕〔28〕〔29〕〔30〕〔31〕〔32〕沈翼机等编:《浙江通志》卷98,《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9、24-26、21-23、27-28、46-47、38-39、40-41、41-42、42-44、44-45、45、45-46页. 〔21〕〔22〕《浙江巡抚李卫浙洋玉环山官兵疏》(雍正四年十一月二十日),《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卷174之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5-56、56-57页. 〔23〕沈翼机等编:《浙江通志》卷8,《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0-51页. 〔25〕《闽浙总督阿林保浙江巡抚清安泰奏请将温州府属外洋山岛改隶玉环厅版图其洋面改归玉环营管辖事》(嘉庆十二年九月初十日),朱批奏折,档号:04-01-01-0503-04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3〕陈伦炯:《天下沿海形势录》,《海国闻见录》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页. 〔34〕道光《厦门志》卷4《防海》,周宪文等编:《台湾文献丛刊》第95种,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第121页. 〔35〕《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8页. 〔37〕〔40〕陶澍:《进呈海运图疏》,贺长龄、魏源合编:《皇朝经世文编》卷48《户政二十三·漕运下》,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影印本,第1175-1176、1175页. 〔38〕谢占壬:《海运提要序》,贺长龄、魏源合编:《皇朝经世文编》卷48《户政二十三·漕运下》,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影印本,第1154页. 〔39〕阮元:《海运考下》,贺长龄、魏源合编:《皇朝经世文编》卷48《户政二十三·漕运下》,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影印本,第1148页. 〔41〕蓝鼎元:《漕粮兼资海运疏》,贺长龄、魏源合编:《皇朝经世文编》卷48《户政二十三·漕运下》,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影印本,第1153页. 〔42〕《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奏为回任日期并合家感戴下忱事》(嘉庆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朱批奏折,档号:04-01-02-0143-06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3〕《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奏报由浙海道查巡回闽情形事》(嘉庆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朱批奏折,档号:04-01-01-0578-02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4〕《厦门县志》卷4《防海略·附海道》,周宪文等编:《台湾文献丛刊》第95种,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第139-140页. |
[1] | 柏桦. 清王朝罪犯发遣新疆制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17-125. |
[2] | 倪玉平. 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试论清朝咸、同时期的财政转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87-96. |
[3] | 刘平. 清朝海洋观、海盗与海上贸易(1644—1842)[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97-105. |
[4] | 倪屹. 穆克登勘定的图们江源考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21-125. |
[5] | 房宏琳,陈佳馨.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94-99. |
[6] | 李学成. 满族八大家与八大姓新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52-155. |
[7] | . 从档案文献看海城侯氏与黄瓦窑的经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135-141. |
[8] | . 明清时期天主教中国教区的“祭礼之争”——一种礼仪视角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46-151. |
[9] | . 清康熙开海后中国对日贸易重心北移原因初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64-168. |
[10] | 关亚新. 清代辽西地区的毡帽制造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75-177. |
[11] | 陈志刚. 论清代前期颇罗鼐总理藏政的历史原因[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45-150. |
[12] | 阎光亮. 清代科举家族的百科全书——评《清代科举家族》[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188-189. |
[13] | 王小侠. 清代中叶人口增长负效应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103-107. |
[14] | 祖伟. 略论清初崇德会典的议定[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163-165. |
[15] | 张杰. 清代满族萨满教祭祀神杆新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99-1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