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2): 5-9.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角 •    下一篇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再辨析——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

聂锦芳   

  • 发布日期:2018-08-25
  • 作者简介:聂锦芳,1966年生,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871)。

  • Published:2018-08-25

摘要: 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复杂内涵的理解的角度考量,甄别和辨析“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方面有助于改变过去国内学界存在的过于宏观和笼统的毛病,提升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业化水准,另一方面有助于矫正西方学界有的学者过于纠缠细节和个案而出现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形,注重实证,但又不“唯实证论”。就《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看,马克思是其核心思想的主导者和首创者,恩格斯参与了这项理论建构工作,是绝大多数文稿的誊写者、修改者,二人在思想的容量、视野的扩展、思维的推进、逻辑的力量和思考的深刻等方面存在一致性,但又有一定的差别。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思想关系, 一致, 差异

中图分类号: 

  • B507

〔1〕〔3〕〔4〕恩格斯:《致马克思的信(1844年11月19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24、24-25页.
〔2〕恩格斯:《致麦·希尔德布兰德(1889年10月22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86页.
〔5〕 恩格斯:《致马克思的信(1845年1月20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34页.
〔6〕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68页.
〔7〕 Norman Levine,The Tragic Deception:Marx contra Engels,Santa Barbara,Califomia:Clio,1975.
〔8〕Christopher Arthur (editor),Engels Today:A Centenary Appreciation,Basingstoke:Macmillan,and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6.
〔9〕Kircz,Joost and Michael Loewy (editor),special issue on “Friedrich Engels:A Critical Centenary Appreciation”,Science and Society,62/1(1998).
〔10〕W.O.Henderson,The Life of Friedrich Engels,2vols,London:Cass,1976.
〔11〕W.O.Henderson (editor),Marx and Engels and the English Workers and Other Essays,London:Cass,1989.
〔12〕Steven Marcus,Engels,Manchester and the Working Class,NewYork:Random House and London:Weidenfeld and Nicolson,1974.
〔13〕Janet Sayers,Mary Evans and Nanneke Redclift(editors):Engels Revisited:New Feminist Essays,London:Tavistock,1987.
〔14〕J.D.Hunley,The Life and thought of Friedrich Engels:A Reinterpretation,NewHaven,Connecticut:Yale University Press,1991.
〔15〕S.H.Rigby,Engels and the Formation of Marxism:History, Dialectics,and Revolution,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2.
〔16〕 Manfred Steger and Terrell Carver(editors),Engels after Marx,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and University Park: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9.
〔17〕 Manfred Steger and Terrell Carver(editors),Engels after Marx,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and University Park: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9,p.356.
[1] 周兴杰. 表征危机与文化研究的知识分子构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27-30.
[2] 何林. 许茨与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9-25.
[3] 李彬彬.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24-32.
[4] 黎学军. 阶级流动性问题的解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10-13.
[5] 孙建茵. 反模式化思维与隐喻批判——马尔库什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7-2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4] 刘进田. 孔子“为仁由己”思想与自由价值观之通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5 -7 .
[5] 臧峰宇. 犹太人问题与拜物教秘密的政治哲学探赜——《论犹太人问题》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2 -17 .
[6] 高广旭. 论现代政治的信任难题及其破解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8 -23 .
[7] 李彬彬.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24 -32 .
[8] 田毅鹏. 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3 -37 .
[9] 王庆明. 单位化治理的转型与变异:重访新传统主义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8 -43 .
[10] 徐延辉, 龚紫钰. 社会质量、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44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