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Science Journal ›› 2011 ›› Issue (6): 103-109.
• Orginal Article •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CLC Number:
| 〔1〕吉雅拉·皮奥瓦尼、李珉琪: 《经济增长与气候稳定是否相协调———以中国和印度为例》,《当代经济研究》2011 年第9 期。 〔2〕马克思: 《资本论》第1 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587 页。 〔3〕〔4〕丁仲礼等: 《2050 年大气CO2 浓度控制: 各国排放权计算》,《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9 年第8 期。 〔5〕周奕琛、薛惠锋: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碳交易法律机制》,《环境经济》2010 年第10 期。 〔6〕纪玉山、赵洪亮: 《发展权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责任分析》,《综合竞争力》2010 年第4 期。 〔7〕Peyton H. Young ,Wolf Amanda,“Global Warming Negotiations: Does Fairness Matter,”The Brookings Rreview,no. 10 ( Spring 1992) ,pp. 46-51. 〔8〕〔9〕张志强、曲建升、曾静静: 《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指标及其定量分析》,《地理学报》2008 年第7 期。 〔10〕张晓平: 《中国对外贸易产生的CO2 排放区位转移分析》,《地理学报》2009 年第2 期。 〔11〕杨志、陈波: 《碳交易市场走势与欧盟碳金融全球化战略研究》,《经济纵横》2011 年第1 期。 〔12〕肖红蓉: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0 年。 〔13〕陆静: 《后京都时代碳金融发展的法律路径》,《国际金融研究》2010 年第8 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