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C Number:
〔1〕〔2〕〔3〕〔4〕〔5〕〔40〕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45-146、22-23、46、73、145、191页. 〔6〕〔39〕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56、209页. 〔7〕〔8〕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778-779、70-71页. 〔9〕姚奠中:《元好问全集》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38页. 〔10〕姚奠中:《元好问全集》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8页. 〔11〕〔38〕阮元:《十三经注疏》一,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563、15页. 〔12〕〔13〕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65、192页. 〔14〕〔15〕〔16〕〔17〕〔18〕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55、255、299-300、205、304页. 〔19〕龚斌:《陶渊明集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86页. 〔20〕司马迁:《史记》,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第626页. 〔21〕〔43〕〔47〕〔48〕范文澜:《文心雕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693、603、538、538页. 〔22〕曹旭:《诗品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页. 〔23〕〔49〕〔50〕〔51〕张建业:《李贽全集注》第1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01、276、277、276页. 〔24〕〔25〕刘鹗:《老残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1页. 〔26〕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0页. 〔27〕解缙:《春雨杂述·书学详说》,清初刻本,第4-5页. 〔28〕黑格尔:《美学》第1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59页. 〔29〕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2卷6号,1917年2月1日. 〔30〕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54页. 〔31〕王国维:《王国维全集》第3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23页. 〔32〕彭玉平:《人间词话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285页. 〔33〕〔3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56、25页. 〔34〕丰陈宝:《丰子恺散文全编》上,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467页. 〔36〕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3页. 〔37〕李石岑:《美育之原理》,《教育杂志》1922年第1期. 〔41〕郭庆藩:《庄子集释》下,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026-1027页. 〔42〕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738页. 〔44〕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35页. 〔45〕〔46〕黄晖:《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609-612、617页. 〔52〕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87-188页. 〔53〕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38页. 〔54〕袁枚:《随园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74页. 〔55〕袁枚:《小仓山房尺牍》,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第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