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Science Journal ›› 2017 ›› Issue (6): 30-41.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 Online:2017-11-15 Published:2018-07-19

CLC Number: 

  • F061.5
〔1〕王佃凯:《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经济评论》2002年第2期.
〔2〕徐建斌、尹翔硕:《贸易条件恶化与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世界经济》2002年第1期.
〔3〕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4〕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5〕张成福:《信息时代政府治理:理解电子化政府的实质意涵》,《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1期.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2页.
〔7〕李天舒:《东北地区工业比较优势及产业升级途径》,《经济纵横》2007年第4期.
〔8〕张蒙、杨文利:《东北老工业基地对新中国的历史贡献》,《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91期.
〔9〕吴艳:《老工业基地改造研究》,大连:大连出版社,1997年,第96页.
〔10〕李培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治理:后工业化和市场化——东北地区9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11〕林木西、刘燕:《“振兴东北”警惕新一轮赶超》,《中国经营报》2003年9月15日,第8版.
〔12〕景玉琴、蔡甦琳:《政府治理创新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理论前沿》2007年第3期.
〔13〕宋宝安:《东北实现现代化必须先期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经济纵横》2001年第10期.
〔14〕陈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思考》,《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6期.
〔15〕钱平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经济纵横》2004年第1期.
〔16〕杨东亮:《东北流出流入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比较研究》,《人口学刊》2016年第5期.
〔17〕翟东升:《“十二五”期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几点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第12期.
〔18〕李培林、张翼:《走出生活逆境的阴影——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失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19〕周丰滨、刘文革、梁琦:《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自生竞争力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7期.
〔20〕(美)詹姆斯·A.道、(美)史迪夫·H.汉科、(英)阿兰·A.瓦尔特斯:《发展经济学的革命》,黄祖辉、蒋文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2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国制造2025》,2015年5月8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 19/content_9784.htm,2017年9月24日.
〔22〕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2016年4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4/26/c_1118744344.htm,2017年9月20日.
[1]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5-16.
[2]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21-29.
[3]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5, 0(4): 74-84.
[4]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5, 0(4): 85-93.
[5]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3, 0(6): 102-111.
[6]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5, 0(6): 111-113.
[7]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5, 0(3): 71-75.
[8]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5, 0(2): 187-189.
[9]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5, 0(1): 174-176.
[10]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3, 0(6): 4-9.
[11]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3, 0(5): 61-66.
[12]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2, 0(5): 87-92.
[13]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1, 0(3): 92-96.
[14]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0, (): 174-176.
[15]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8, 0(3): 144-14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5 -16 .
[2]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21 -29 .
[3]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42 -50 .
[4]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51 -59 .
[5]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60 -65 .
[6]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66 -72 .
[7]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73 -78 .
[8]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79 -86 .
[9]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87 -92 .
[10]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93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