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Science Journal ›› 2011 ›› Issue (5): 64-69.
• Orginal Article •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CLC Number:
〔1〕席恒:《孔德其人及对社会学的理论贡献》,《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年第4 期。 〔2〕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年,第23-65 页。 〔3〕〔9〕〔12〕〔14〕〔18〕〔25〕〔26〕〔28〕〔35〕汉斯- 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年,第12-13、364、359、366、382-383、526-534、529、530-533、448 页。 〔4〕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第38 页。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上) ,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第40 页。 〔6〕〔11〕列奥·斯特劳斯:《政治哲学史》,李洪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年,第888、888 页。 〔7〕汉斯·凯尔森:《法律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年,第6-8、11、426 页。 〔8〕庞德:《法理学》第二卷,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101-131 页。 〔10〕乔治娅·沃恩克:《伽达默尔———诠释学、传统和理性》,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年,第167 页。 〔13〕〔27〕〔36〕理查德·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339、350、1 页。 〔15〕〔16〕〔17〕康德:《什么是启蒙》,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年,第25、375、382 页。 〔19〕〔22〕〔29〕汉斯- 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补充和索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年,第411、239-248、411 页。 〔20〕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2-5 节。 〔21〕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1 节。 〔23〕汉斯·凯尔森:《纯粹法理论》,张书友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年,第97-105 页。 〔24〕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年,第102-128 页。 〔13〕劳伦斯·M.索兰:《法官语言》,张清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年,第73-78 页。 〔30〕〔31〕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年,第201-213、80-88 页。 〔32〕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历史法学派的基本思想( 1814-1840) 》,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年,第17 -23 页。 〔33〕安德鲁·奥尔特曼:《批判法学———一个自由主义批评》,信春鹰、杨晓锋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年,第10-13 页。 〔34〕卡尔·N.卢埃林:《普通法传统》,陈绪刚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48-69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