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2 ›› Issue (4): 153-159.

• 20世纪中国文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战时中国:现代中国形象完整呈现的开端

黄万华   

  1. 山东大学中文系,山东济南250100
  • 收稿日期:2002-04-10 出版日期:2002-07-15 发布日期:2018-10-31
  • 作者简介:黄万华(1948-),男,浙江上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20世纪汉语文学史研究。

  • Received:2002-04-10 Online:2002-07-15 Published:2018-10-31

摘要: 战时中国的形象不仅联系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也联系着中国作家"与时俱进"的心理。在异族铁蹄蹂躏下,在战争飘泊中,"中国"一再被作家们凝视、追寻、想象、书写,它演化成无数生动的文学形象,构成着作家的创作动力,从而具有了文化、文学上的本体意义。甚至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形象的完整呈现,开始于战时的中国文学。

关键词: 战时中国, 中国形象, 开端, 文学

中图分类号: 

  • I207.65

〔1〕让 马克 莫哈. 比较文学的形象学〔J〕. 中国比较文学, 1994, (25) .
〔2〕刘西渭. 三本书〔A〕. 文艺复兴: 第1 卷〔C〕.1946, (3) .
〔3〕余光中.五行无阻〔M〕. 台北: 台湾九歌出版社,1992. 172.
〔4〕蓬麦哲.归来啊,北平! 〔Z〕. 1937.
〔5〕鸥外鸥.被开垦的处女地〔Z〕. 1942.
〔6〕臧克家.海〔Z〕.
〔7〕绿原.小时候〔Z〕.
〔8〕牛汉.爱〔Z〕.
〔9〕曾卓.母亲〔Z〕.
〔10〕胡征.五月的城〔Z〕.
〔11〕鲁藜.母亲〔Z〕.
[1] 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虚拟审美的娱乐边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59-166.
[2] 胡疆锋. 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论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67-175.
[3] 许苗苗. 网络文学与微时代文学的新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76-183.
[4] 杜桂萍. 元明清杜甫题材的戏曲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50-65.
[5] 赖大仁. 当代文学阐释论研究中的“本体阐释”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70-178.
[6] 刘俐俐. 中国文学场域视野下文学评奖综合考察的理论发现与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53-161.
[7] 孙文宪. “艺术生产”视域中的文学批评——释意场域的构建与批评的生产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183-191.
[8] 孙烨. 更多的是“对话”,而非“对峙”——从蒂尼亚诺夫与巴赫金的文学演变观谈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205-209.
[9] 彼得·斯坦纳 姜原2. 文学史上的达尔文主义与反达尔文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210-214.
[10] 吕周聚. 论被遮蔽的五四文学传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23-30.
[11] 谭桂林. “佛化新青年”与五四新文学运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31-40.
[12] 陈定家. 网络文学20年: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61-168.
[13] 欧阳友权. 提质换挡期网络文学的进阶之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69-174.
[14] 李清瑞. 电影叙事的“游戏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207-213.
[15] 朱寿桐. 澳门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后现代感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56-6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