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遵循历史进步的法则,积极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扭转了政治方向,使东北从半封建的军政合一的政治形态向民族民主化政治形态转化,政权性质发生了质变。以三民主义政治思想为指导的东北新政权,是一个爱国反帝的政治集团,一个为民族解放而极力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新政权,一个带领东北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领导核心。东北政体的变革推动了那一时期东北现代化建设的向前发展。
中图分类号:
〔1〕国闻周报: 第13 卷. 〔2〕〔5〕张学良将军原部下刘鸣九先生访谈录〔Z〕. 〔3〕大公报(天津) , 1928-12-30. 〔4〕张学良将军原部下郭维城将军访谈录〔Z〕. 〔6〕〔7〕国闻周报: 第5卷. 〔8〕张学良主政后的施政方略,治理东三省大政方针〔A〕. 董慧云,张秀春. 张学良与东北新建设资料选〔C〕.香港: 香港同泽出版社, 1998. 11. 〔9〕新民晚报,1928-1930; 盛京时报, 1928-1929; 晨报,1929. 〔10〕〔12〕董慧云, 张秀春. 张学良与东北新建设资料选〔C〕. 香港: 香港同泽出版社, 1998. 6, 19. 〔11〕辽宁省档案馆. 张学良与东北易帜〔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3〕张德良,周毅. 东北军史〔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7. 938. 〔14〕东北年, 1930 -1931. 〔15〕辽宁省档案馆. 交通委员会文书: 第7515号〔Z〕; 交通邮电类: 第9、155号〔Z〕. |
[1] | 郇庆治. 环境政治学视角下的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5-12. |
[2] | 晏 辉. 中国形态的现代性:事实与价值的双重逻辑——价值哲学的视野[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2-22. |
[3] | 孙久文, 苏玺鉴. 论东北振兴中的城市精明增长战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50-62. |
[4] | 程娜. 东北老工业基地智能化转型发展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63-73. |
[5] | 李海青. 使命驱动型的治理现代化——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种审视[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4-19. |
[6] | 逄锦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价值和理论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7-27. |
[7] | 杨海坤. 政府法治论在摆脱“东北困境”中的意义和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65-71. |
[8] | 刘水林. “基本法”“特别法”“程序法”三位一体立法体系的特别构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72-76. |
[9] | 魏建国. 基于经济要素流动与东北地方法治竞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77-82. |
[10] | 方世荣. 东北振兴中的营商环境治理——关于拓展行政公益诉讼范围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49-54. |
[11] | 关保英. 东北区位优势的法治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55-62. |
[12] |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21. |
[13] | 王伟光.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型智库建设——在东北“三省一区”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暨新型智库建设研讨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5-8. |
[14] | 刘进田. 论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核心的新理论体系及其价值旨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9-14. |
[15] | 赵一红. 论中国特色社会福利现代化——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23-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