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4 ›› Issue (2): 97-100.

• 古史新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史记·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倒文考论

赵国玺   

  1. 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辽宁鞍山114005
  • 出版日期:2004-04-20 发布日期:2004-04-20
  • 作者简介:赵国玺( 1948- ) ,男,吉林长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汉语与文学研究。

  • Online:2004-04-20 Published:2004-04-20

摘要: 〕《史记·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发凡起例未有倒文之例。所作本表断限止于天汉。天汉以后为后人所补续,天汉以前本表中的倒文也是后人所为,非史公原制,因而说倒文寓微言深义云云谬矣。

关键词: 将相名臣表, 倒文, 版本, 体例, 内容, 考论

中图分类号: 

  • K204.2

〔1〕朱筠. 笥河文集〔A〕. 宋嗣廉. 史记艺术美研究〔C〕.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
〔2〕〔12〕张大可. 史记研究〔M〕北京: 华文出版社,2002.
〔3〕〔5〕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4〕叶德辉.书林清话〔M〕.北京: 中华书局, 1957.
〔6〕〔10〕〔13〕余嘉锡. 太史公书亡篇考〔M〕. 北京:中华书局, 1997.
〔7〕范晔. 后汉书· 班彪传〔M〕. 北京: 中华书局,1997.
〔8〕〔9〕班固. 汉书· 司马迁传〔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7.
〔11〕赵生群. 史记文献学丛稿〔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14〕〔15〕唐兰. 中国文字学〔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16〕崔适.史记探源〔M〕.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1] 周珉佳. 创作环境与生命自由之间的纠葛——论《四世同堂》原始版本结尾的缺失[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88-192.
[2] 夏中义. 从佚文看《王元化集》的“角色自期”——兼及《王元化晚年谈话录》版本考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143-152.
[3] 孙宽宁,徐继存.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民俗的复兴策略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7-51.
[4] 赵旭. 沈阳古代文学的历史进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196-200.
[5] 李伟. “四维体系”视角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完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47-51.
[6] 王远. 齐美尔形式社会学对象的建构及其方法论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35-38.
[7] 胡智锋, 周建新. 新世纪十年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热点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182-187.
[8] 李宝龙. 韩国高丽词考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265-269.
[9] 黄燕, 刘孜勤.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阐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5): 48-51.
[10] 常传领. 股票期权法律关系之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1): 66-69.
[11] 邓绍基. 由《牡丹亭》的传播看戏曲改编与演剧通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1): 172-175.
[12] 张开. 唐《倾杯乐》考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269-273.
[13] 姚中国. 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性及其内容[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51-54.
[14] 黄展骥. 消解"悖论"的预设知识--语义、自涉、矛盾、内容[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3): 34-38.
[15] 武新. 中国社区工作实践透视[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4): 57-6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