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4 ›› Issue (3): 110-112.

• 近世史坛 • 上一篇    下一篇

近代大连自由港制度的实施及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吕绍坤   

  1. 南开大学历史系,天津300071
  • 出版日期:2004-06-20 发布日期:2004-06-20
  • 作者简介:吕绍坤( 1962- ) ,女,辽宁抚顺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代通商口岸与近代文明研究。

  • Online:2004-06-20 Published:2004-06-20

摘要: 大连近代自由港制度的确立,推动了大连城市工商经济的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和动力,吸纳了大量的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改变了城市人口比例和职业构成,致使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结构功能得到改观,市政建设出现了趋新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大连城市近代化在更大范围内展开。同时不容置疑的是,大连近代自由港政策的实施,也使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俄日殖民主义者利用自由港制度大肆掠夺中国的经济资源,加重对中国人民的剥削,获取巨额的利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关键词: 近代, 大连, 自由港制度, 城市经济

中图分类号: 

  • K257.9

〔1〕〔2〕〔3〕〔4〕中国海关贸易关册: 大连关报告书〔M〕. 天津: 南开大学图书馆藏, 1995.
〔5〕金县志〔M〕. 大连: 大连出版社, 1989.
〔6〕马克思. 资本论: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4.
〔7〕大连近百年史: 下卷〔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9.
〔8〕顾明义.日本侵占旅大四十年史〔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
〔9〕满洲开发四十年史: 下卷〔M〕. 大连: 大连图书馆馆藏, 1987.
〔10〕宋则行. 中国人口: 辽宁分册〔M〕. 北京: 中国财经出版社, 1987.
〔11〕沈毅. 近代大连城市商业研究〔J〕. 北京商贸学院学报, 1993, (6): 60.
[1] 齐春风. 中国近代民众运动史研究中的视角、立场与政治纠葛[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77-185.
[2] 王达敏. 40年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挖潜与突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17-22.
[3] 王开玺. 近代中国“王爷外交”四重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70-178.
[4] 陈雁. 由姊妹而同学:基督教与近代上海女学校、女学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37-144.
[5] 魏光奇. 重构儒家:中国近代文化精英的一种努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06-113.
[6] 魏义霞. 谭嗣同哲学研究亟待拓展的12个空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14-119.
[7] 耿科研. 近代天津英租界土地管理模式述论——以中外当局的互动关系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31-137.
[8] 时世平. 以日为鉴:近代中国文学语言转型的他者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83-188.
[9] 夏维奇, 仲夏. “邻厚君薄”:近代中国电报创建中的日本因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141-145.
[10] 张晓玮. 《教育杂志》与近代外国高等教育理念在中国的传播[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146-152.
[11] 焦润明. 近代以来东北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成因述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56-162.
[12] . 基于质素特征分析的近代建筑遗产保护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71-74.
[13] 郎元智. 近代东北社会的衣食住行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94-198.
[14] 李群. 近代中国“悲剧”观的引入、形成与日本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197-202.
[15] 刘艺工. 中日法制文化渊源与发展路径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49-5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