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振兴老工业基地必须弃绝老路而站在新的起点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分析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探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特点、新规律、新途径,围绕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和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实现思想的双重解放,全面创新振兴思路,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动老工业基地的大振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目标和依靠力量上实现振兴思路的进一步创新;着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上实现振兴思路的进一步创新;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上实现振兴思路的进一步创新。
中图分类号:
[1] | 刘刚 杜爽. 我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的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杭州市和深圳市智能企业样本的价值网络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07-117. |
[2] | 吴力波 徐少丹 任飞州.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部门关联与企业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45-159. |
[3] | 孙久文, 苏玺鉴. 论东北振兴中的城市精明增长战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50-62. |
[4] | 程娜. 东北老工业基地智能化转型发展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63-73. |
[5] | 白永秀.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创新及其重大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0-27. |
[6] | 徐胜. 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技创新驱动效应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25-134. |
[7] | 徐景一 于桂兰. 新时代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创新路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120-127. |
[8] | 叶满城 梅宇航. 纵向国民经济布局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降成本和创新效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55-160. |
[9] | 臧峰宇. 比较哲学的时代内涵与创新愿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24-29. |
[10] | 韩文龙. “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组合及其增长效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202-212. |
[11] | 孙民.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文化自信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46-51. |
[12] | 朱富强. 捍卫和尊重何种企业家——兼对企业家精神及其创新活动的性质甄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86-95. |
[13] | 代栓平, 纪玉山. 中美贸易争端的警示:加快发挥综合竞争优势 推动技术自主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28-37. |
[14] | 刘水林. “基本法”“特别法”“程序法”三位一体立法体系的特别构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72-76. |
[15] | 魏建国. 基于经济要素流动与东北地方法治竞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77-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