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时间在法律上有实体和程序双重价值,实体上可称做时间权限,程序上可称做时限程序。时限作为程序要素主要为了落实行政程序法的效率原则。为弥补我国时限制度的不足,必须以法赋予合理时限以法律效力。对于时限程序的违反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超越始期,如对于法无溯及力原则的违反;二是超越终期,即逾期行为。时间以时间权限从静态上控权,以时限程序从动态上控权。理论和实务中将行政主体违反时间规定仅仅定性为程序违法,抹煞了时间作为权力界限的实体法价值。必须合理界分时间违法的两种法定理由和法律属性,做到分辨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法律定性。在界定时间权限违法和时限程序违法时要注意两点:其一,二者是分层次的,前者是第一位的和根本的,后者是第二位的和派生的。其二,应理顺不同性质的行政行为与时间违法法律定性之间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
〔1〕王名扬.英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7 . 〔2〕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3〕王名扬.法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9 . |
[1] | 孔繁华. 从性质透视我国行政复议立法目的定位——兼与行政诉讼之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50-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