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7 ›› Issue (3): 233-238.

• 西方文论的中国之旅 • 上一篇    下一篇

心理分析学与20世纪中国文论

唐宏峰   

  1.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 收稿日期:2007-03-11 出版日期:2007-05-15 发布日期:2018-11-15
  • 作者简介:唐宏峰(1979-),女,吉林吉林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

  • Received:2007-03-11 Online:2007-05-15 Published:2018-11-15

摘要: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大致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和新时期这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每一次起伏都与中国的历史变化和时代需要紧密结合。在一个世纪的旅行过程中,理论经历了种种改造、变异和误读,而正是这种中国化了的心理分析说,成为构成我国现代文论基本面貌的重要质素之一。

关键词: 心理分析, 弗洛伊德, 理论旅行

中图分类号: 

  • I206.6/.7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9 .
〔2〕李朝龙.试论精神分析批评法在我国传播的社会文化背景〔J〕.贵州大学学报, 2002 ,(2).
〔3〕鲁迅.古籍序跋集/ 译文序跋集《苦闷的象征》引言〔A〕.鲁迅全集:第10 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32 .
〔4〕〔7〕余凤高." 心理分析" 与中国现代小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82 , 63-66 .
〔5〕霍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M〕.北京:三联书店, 1987 .11 .
〔6〕〔11〕尹鸿.徘徊的幽灵---弗洛伊德主义与中国二十世纪文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 .
〔8〕郭沫若.批评与梦文艺论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
〔9〕周作人.自己的园地〔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
〔10〕施蛰存.为中国文坛擦亮"现代" 的火花〔A〕.沙上的脚迹〔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5 .177 .
〔12〕王宁.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1999 .31-38 .
〔13〕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1-9 .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