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1882 年美国《排华法案》的出台到1905 年抵制美货运动爆发前, 美国政府对中国的留美学生百般刁难, 设置重重障碍以限制甚至阻挠其入境学习。面对布满荆棘的留美之路, 大批莘莘学子只能望而止步, 留美教育几乎中断。1905 年美国政府的态度发生急遽转变, 随后在与清政府关于退还庚款的谈判中, 明确限定所退款项只用于我国学生的留美教育, 此后, 留美学生数逐年攀升。而促使美国政府幡然醒悟, 大力推动教育交流的最主要原因则是气势磅礴的抵制美货运动。
中图分类号:
〔1〕〔2〕〔7〕〔10〕牛大勇, 臧运祜.中外学者纵论20世纪的中国〔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3 .533-534 , 534 , 540 , 541 . 〔3〕〔4〕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M〕.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01 .73 , 69 、81 . 〔5〕〔11〕陈琼莹.清季留学政策初探〔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9 .104 , 81 . 〔6〕刘真.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二册〔M〕.台北:国立编译馆, 1980 .610-611 ;陈琼莹.清季留学政策初探〔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9 .183-189 . 〔8〕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M〕.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1906 .219 . 〔9〕阎广耀, 方生.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 .252 . 〔12〕Howard K.Beale. Theodore Roosevelt and the Rise of American to world Power〔M〕.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 1956 . 〔13〕〔16〕〔17〕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 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 .72-73 , 76-77 , 79 . 〔14〕刘真.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一册〔M〕.台北:国立编译馆, 1980 .142 . 〔15〕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 .254-255 . 〔18〕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6 .97 . 〔19〕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 1981 .4 . 〔2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M〕.Washington : Washington Printing Office, 1908 .72-75 . |
[1] | 裴兆斌. 新时代海警制度的移植与本土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14-119. |
[2] | 周向阳. 晚清西北内陆地区流动人口的法律生活——以《樊山判牍》为中心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147-155. |
[3] | 张涛. 耶稣会会士之著译:孔子进入美国的最初媒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42-148. |
[4] | 鲍国华. 作为方法的报刊--晚清报刊文献与中国小说转型研究的可能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67-172. |
[5] | 庄芮. 美国参与亚太自贸区的行为逻辑与对中国的策略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77-86. |
[6] | 董丛林. 天津教案后《传教章程八条》的筹议与夭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126-132. |
[7] | 吕周聚. 论茅盾与美国左翼文学之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154-160. |
[8] | 李立丰. 美国刑法中的共犯认定标准——以加利福尼亚州相关司法实践为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4): 80-86. |
[9] | 傅敏. 分歧与抉择:从“蒋廷黻资料”看台湾围绕缅甸控诉案的交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4): 115-122. |
[10] | 夏维奇. 晚清民国电报业人事管理制度的现代趋向(1880—1937)[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15-123. |
[11] | 杜桂萍,马丽敏. 经学思维与俞樾戏曲创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90-199. |
[12] | 张涛. 早期美国教育书籍中的孔子形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26-132. |
[13] | 张晴. 新见《日本在满洲资产的报告》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55-158. |
[14] | 周寂沫. 美国科技兴衰的原因和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4): 107-112. |
[15] | 田雪飞, 史万兵.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价值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43-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