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7 ›› Issue (4): 27-31.

• 正义问题的当代视角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语言的工具性和思想本体性及其关系

高玉   

  1.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 收稿日期:2007-04-15 出版日期:2007-07-15 发布日期:2018-11-15
  • 作者简介:高玉(1964-),男,湖北荆门人,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和比较文学研究。

  • Received:2007-04-15 Online:2007-07-15 Published:2018-11-15

摘要: 语言在本质上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本体性这二元特性。语言起源于对事物的命名, 并且这种命名性至今仍然是语言的基本特性。语言的思想本体论和语言的工具论都具有合理性, 二者针对和适用于不同的语言现象。以语言的二元本质作为思想背景, 对概念进行划分, 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 语言哲学, 语言学, 本质, 工具, 思想本体

中图分类号: 

  • H0-05

〔1〕麦基.思想家〔M〕.北京:三联书店, 1987 .182 .
〔2〕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47 .
〔3〕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28 .
〔4〕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7 .
〔5〕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3 .
〔6〕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239 .
〔7〕裴文.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17 .
[1] 李西祥. “实体即主体”:齐泽克论作为意识形态的黑格尔本质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2): 13-20.
[2] 付立庆. 间接正犯概念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判断[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78-87.
[3] 张昱. 社会工作:从本质上实现人的改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42-49.
[4] 李晓元. 文化世界的工作世界本质——人民性的根本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92-98.
[5]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65.
[6] 江晓成. 清前期河工体制变革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18-124.
[7] 张文喜. 从“犹太人问题”的解决之道看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底色[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21-26.
[8] 陈荣荣, 张士清. 马克思扬弃“人的异化”的双重道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39-42.
[9] 冯学锋, 肖俊敏. 论当代中国新语言年俗[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48-52.
[10] 夏莹.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相互阐释的可能性及其限度——由科耶夫的“误读”所引发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1-16.
[11] 张雷. 海德格尔对出自形而上学人道主义的追问——源始伦理学“在”之源的解蔽[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26-28.
[12] 游学民. 现代性世界观的三个基本特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36-38.
[13] 胡延风, 姚黎君. 生态文明视野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23-26.
[14] 陈晨, 李秋杨. 心理语言学的哲学梳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35-37.
[15] 燕世超. “劳动创造了美”质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209-21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