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与传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思路相比,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否实现协调、可持续以及分配上的公平与正义。当前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但过热倾向也有所显现。宏观经济运行中凸现出的诸多难点, 包括经济“ 内外失衡” 、生态环境约束以及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等, 恰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要特别加以解决的问题。与上述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相适应, 今后宏观政策取向应在调整财政政策重心、完善要素价格体系、支持技术自主创新、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不断实现体制创新等方面进一步着力。
中图分类号: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年10 月. 〔2〕卢中原:《完善财税体制和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学动态》2007 年第3 期. 〔3〕卫兴华、侯为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经济研究》2007 年第7 期. 〔4〕杨明炜:《未来宏观调控难点》,《望》2007 年第42 期. 〔5〕张立群:《新一轮经济在良性运行》, 《望》2007 年第44期. 〔6〕刘伟、苏间:《供给管理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调控》, 《经济研究》2007 年第2 期. 〔7〕昌忠泽:《宏观经济失衡的动因及其调整方略》, 《改革》2007 年第9 期. 〔8〕谢伏瞻:《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新华文摘》2007 年第19 期. 〔9〕汪同三:《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短期问题》, 《财经界》2007年第9 期. 〔10〕刘树成:《论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研究》2007 年第6 期. 〔11〕刘尚希、王宇龙:《财政政策:从公共投资到公共消费》,《财政部科研所研究报告》, 2007 年10 月10 日. |
[1] | 曾军. 托多洛夫的结构主义时期为何如此漫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51-157. |
[2] | 王玮. 财政分权改革与我国经济增长[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76-80. |
[3] | 刘平. 从新二元社会分析到社会政策选择①——老工业基地下岗失业治理问题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42-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