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8 ›› Issue (2): 180-183.

• 文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红色经典”的三个历史阶段

高旭国   

  • 发布日期:2018-11-22
  • 作者简介:高旭国, 1959 年生, 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浙江杭州311300)。
  • 基金资助: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06N71)

  • Published:2018-11-22

摘要: 1940 年代是“ 红色经典” 的形成期, 赵树理的小说和新歌剧《白毛女》的成名方式分别代表了“ 红色经典” 最初形成的两种方式; 1950 — 1960 年代是“ 红色经典” 的繁盛期;“ 红色经典” 在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实践过程中, 逐渐探索出、凝练成一种新的日趋成熟的艺术品类; 1970 年代是“ 红色经典” 的衰落期, 后期“ 样板戏” 的理论和实践最具代表性。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历史, 阶段

中图分类号: 

  • I206.6:I206.7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 第197 页.
〔2〕于会泳:《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文汇报》1968 年5 月23 日.
〔3〕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对塑造杨子荣英雄形象的一些体会》,《红旗》1969 年11 期.
[1] 刘阳. 事件的影像—剧场维度与历史主体经验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91-200.
[2] 刘一皋. 历史纪念中的包容与紧张:1948年之平津五四纪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39-50.
[3] 阎孟伟.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三个理论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40-45.
[4] 毛振阳 乔瑞金. 试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是“新的科学的世界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69-80.
[5] 张文喜. 马克思历史理论中城市和市民社会的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30-37.
[6] 程广云. 形而上学终结与科学一体化——重估《自然辩证法》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的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52-159.
[7] 赵永春. 继承性中国:从后人看“中国”中认识“中国”[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89-202.
[8]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14.
[9] 童敏.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2-68.
[10] 朱健刚. 社会企业在当代中国的阶段定位与价值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9-77.
[11] 史桂芳. 日本历史教科书关于中日战争的书写及评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141-151.
[12]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78.
[13]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86.
[14] 刘方喜. 论马克思对当代文艺思想史历史唯物主义叙事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5-23.
[15] 〔澳〕罗兰·博尔臧峰宇, 臧峰宇译, 李萍译校. 马克思主义"暖流"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22-3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