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8 ›› Issue (3): 9-12.

• 哲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马克思哲学观的非概念性特点

董晋骞   

  • 出版日期:2008-05-20 发布日期:2018-11-22
  • 作者简介:董晋骞, 1959 年生, 哲学博士,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辽宁沈阳110036)。

  • Online:2008-05-20 Published:2018-11-22

摘要: 马克思哲学观的特点是非概念性。在共时和历时的意义上都根本超越了马克思之前的所有哲学。哲学观的非概念性与哲学观的概念性之间的区别与对立, 表明马克思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的断裂, 说明马克思的新哲学观才是开启现代哲学的真正出发点。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非概念性, 哲学观

中图分类号: 

  • B0-0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年, 第416 、250 -252 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 第22 页.
〔3〕〔4〕〔5〕〔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年, 第54 页.
〔8〕〔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年, 第45 、161 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年, 第74 页.
〔11〕H.阿金:《思想体系的时代》,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年, 第28 页.
〔12〕石里克:《哲学的未来》,《哲学译丛》1990 年第6 期.
[1] 孙民. 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46-52.
[2] 高文新,苗苗. 中国当代哲学建构方向的思考——从高清海哲学理论创新谈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5-10.
[3] 王南湜. 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下)——其可能性与限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10-17.
[4] 王南湜. 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上)——其意谓与必要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4): 5-14.
[5] 李兵. 艾思奇哲学观和哲学研究方法的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36-40.
[6] 王云霞.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观之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27-31.
[7] 张文喜. 马克思政治哲学诸问题及其他面相[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10-14.
[8] 陆杰荣. 形而上学的“在世”规定及其“实践”功能[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15-10.
[9] 王国有. 文化哲学的文化自觉与哲学自觉———从卡西尔的文化哲学观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11-14.
[10] 高云涌. 新时期“讲坛哲学”的哲学观自觉及其解释循环———以前提批判论的哲学观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9-12.
[11] 王庆丰. 《哲学通论》的显性逻辑与隐性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13-17.
[12] 李晓元. 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主体化向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5): 17-20.
[13] 孙麾. 学者的社会责任与理论的实现方式[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2): 4-8.
[14] 李文阁. 马克思哲学研究何处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2): 9-12.
[15] 何蔚荣. 哲学话语的失位与复归[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2): 13-1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