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把握不够的根源, 在于把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两种理论传统形而上学地对立起来, 一般性地比较二者在具体理论观点上的差异的哲学研究方法, 以及资料评介式的研究方式。要真正认识和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及其当代价值, 就应该实现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重转换, 即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不同理论传统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 用问题式研究方式代替资料评介式的研究方式, 注意区分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于西方其他左派思潮的理论特质。
中图分类号:
〔1〕俞吾金: 《重新理解马克思: 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第132- 146页. 〔2〕〔3〕佩里·安德森: 《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1年, 第96、54 页 . 〔4〕王雨辰: 《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道路和实质的考察》,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6 期. |
[1] | 李兵. 艾思奇哲学观和哲学研究方法的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36-40. |
[2] | 王雨辰. 论价值哲学视域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2): 10-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