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服务业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补偿性增长和数量扩张后, 已进入结构升级阶段。受市场深化程度制约, 中国服务业结构的升级相对滞后, 供给不能满足需求, 其中, 市场深化不足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形成的制约尤为显著。服务业的未来系于改革, 而这些改革又与打破垄断、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各类服务业行业标准、建立科技创新机制、促进社会分工细化等诸多方面的市场深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图分类号:
〔1〕江小涓:《“十一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体制政策保障》, 《管理世界》2005年第2期.〔2〕许宪春:《90 年代我国服务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分析》,《管理世界》2000 年第4期.〔3〕陈双莲:《浅析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 《北方经济》2008年第2期.〔4〕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省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6 年报告》,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第7页. |
[1] |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6. |
[2] |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29. |
[3] |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41. |
[4] | 陈耀,郑重阳. 时空效应、输出基础与区域经济增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74-84. |
[5] | 朱富强. 市场博弈、权力结构与收入分配机制——剖解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85-93. |
[6] | 吴宇晖, 付淳宇. 分级教育、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88-94. |
[7] | 陈耀, 周洪霞.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02-111. |
[8] | 安虎森, 徐杨. “一刀切”政策不利于缩小我国区际收入差距———来自新经济地理学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93-98. |
[9] | 刘志虹, 邬冰.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市化响应机制与发展对策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136-138. |
[10] | 史春阳, 孙冀. 辽宁大陆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政策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144-147. |
[11] | 李卉, 陈承明. 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153-156. |
[12] | 陈秀山, 赵霄伟.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和可持续性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21-125. |
[13] | 赵儒煜, 马秀颖. 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战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26-130. |
[14] | 任保平. 统筹城乡商贸流通: 态势、机制与模式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40-143. |
[15] | 王家庭, 唐袁. 中国城市化投入—产出的空间计量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83-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