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0 ›› Issue (6): 144-147.

•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    下一篇

辽宁大陆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政策选择

史春阳, 孙冀   

  • 出版日期:2010-11-15 发布日期:2018-11-29
  • 作者简介:史春阳, 1978年生, 辽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冀, 1964 年生, 辽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辽宁沈阳110031)。
  • 基金资助:
    辽宁社会科学院2010年课题

  • Online:2010-11-15 Published:2018-11-29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 辽宁国际经贸发展主要以日本、韩国、北美、西欧、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为主要伙伴主体群。而随着中俄经贸合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辽宁与俄罗斯之间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合作开始逐渐成为辽宁发展外向经济的重要内容。此外,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深入发展带动了东北沿海、沿边与腹地的经济互动,其最具有绩效表现性的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大经济带同吉林的长吉经济带和黑龙江的哈大齐经济带的“强强互动”。强化辽宁陆向经济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提高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还将极大地推动东北地区成为东北亚国际经贸合作的中枢结点。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经济增长动力源, 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 

  • F061.5
〔1〕萨涅耶夫:《俄罗斯东部能源政策中的俄中因素》, 《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第5 期.〔2〕马友君:《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经济合作态势分析》,《西伯利亚研究》2009 年第2期.〔3〕支大林、韩建雨:《东北沿海经济带一体化整合发展对策研究》, 《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7期.〔4〕郭连成:《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路径探析》, 《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3期.〔5〕郝雪、韩增林:《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及协调发展互动模式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9 期.〔6〕孙弘、李刚:《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问题研究》, 《经济纵横》2009年第4期.
[1] 彭浩然.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改革方向——基于个人账户改革四次争论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2): 160-168.
[2] 李政,杨思莹. 东北地区潜在红利开发与系统性振兴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67-77.
[3] 焦润明. 近代以来东北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成因述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56-162.
[4] 王铁军. 近代以来东北地区森林砍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简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63-166.
[5] . 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94-101.
[6] .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路径的仿真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02-108.
[7] 郎元智. 近代东北社会的衣食住行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94-198.
[8] 陈秀山, 赵霄伟.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和可持续性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21-125.
[9] 赵儒煜, 马秀颖. 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战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26-130.
[10] 于春英. 伪满时期水稻发展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3): 147-150.
[11] 魏后凯. 东北振兴政策的效果评价及调整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60-65.
[12] 王焕祥, 黄美花. 东西部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能力及其可持续性的实证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78-82.
[13] 金花.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4): 114-118.
[14] 赵云田. 清末新政期间东北边疆的军事改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103-107.
[15] 穆鸿利, 冯永谦. 松辽文化探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3): 136-14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