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部分,对社会安全和稳定起到兜底作用。但是对于城市困难家庭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社会救助网络运行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发挥社会救助体系作用的问题,从社会救助网络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多元救助的观点。
中图分类号:
〔1〕《2010 年5 月民政事业统计月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hett://files.mca,gov.cn/cws/201006/201006231623162726651.htm. 〔2〕《民政部2010 年5 月份各省民政事业统计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hett://files.mca,gov.cn/cws/201006/20100623162316283889.htm. 〔3〕〔5〕〔6〕〔8〕《2009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hett://files.mca,gov.cn/cws/201006/20100600081422.shtml. 〔4〕《2009 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省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sd.gov.vn/disp/tigh.asp > aa =//00201000. 〔7〕王齐彦主编: 《中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271 页。 〔9〕丁建定: 《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个问题的理论思考——兼论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启示》,《学习与实践》2009 年第11 期。 |
[1] | 杨立雄. 谁应兜底:相对贫困视角下的央地社会救助责任分工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2): 60-72. |
[2] | 白维军. 区块链+社会救助服务:创新前景、核心问题与推进方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2): 73-80. |
[3] | 姚建平. 我国社会救助标准体系建设研究——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中心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2): 81-87. |
[4] | 关信平. 当前我国城市贫困的新特点及社会救助改革的新方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81-89. |
[5] | 林闽钢. 论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的定位、框架和重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90-95. |
[6] | 王煦. 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市市民小本借贷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59-167. |
[7] | 王春萍. 可行能力视角下资产积累的社会救助政策探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6): 49-52. |
[8] | 杨思斌. 社会救助权的法律定位及其实现[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46-51. |
[9] | 徐道稳. 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价值转变和价值建设徐道稳[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4): 62-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