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3): 137-141.

• 明清士庶生活与阶层流动 • 上一篇    下一篇

“弃儒从商”与“以文营商”——晚明士人生计模式的转换及其评析

刘晓东   

  • 出版日期:2011-06-20 发布日期:2019-01-18
  • 作者简介:刘晓东,1972年生,历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长春130024)。
  •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JA770017)

  • Online:2011-06-20 Published:2019-01-18

摘要: 晚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动了士人生计模式的转换。“弃儒从商”与“以文营商”,成为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两种方式。前者表现为对“儒业”的一种脱离,后者则是从传统“卖文博食”延展而来的、更具商品化性征的一种“本业治生”。两者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士人的生存基础,相对有效地提升了士人的生存能力。但从知识群体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两种不同的谋生方式,其社会与历史内涵还是不尽相同的。前者以一种曲线回归的方式,又回复到“仕途经济”的窠臼之中;后者则多少体现出晚明士人经济与社会人格的某些“萌动”意识。

关键词: 晚明, 士人, 生计, 士商融合

中图分类号: 

  • K248

〔1〕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19《詹仰之墓志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79、476页。
〔2〕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吴康斋先生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页。
〔3〕陈确:《陈确集》文集卷5《学者以治生为本论》,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58-159页。
〔4〕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90《鲁斋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001页。
〔5〕李开先:《闲居集》文之七《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谥文敏渭崖霍公墓志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2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662页。
〔6〕李延昰:《南吴旧话录》卷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52页。
〔7〕张师载:《课子随笔节抄》卷2《何氏家规》,《四库未收书辑刊》第5辑第9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70页。
〔8〕陈确:《陈确集?别集》卷3《瞽言二?生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37页。
〔9〕魏礼:《魏季子文集》卷7《邱氏分关序》,绂园书塾,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10〕乔凌霄、梁衍东:《明清社会的士商渗透及其影响》,《历史档案》1999年第1期。
〔11〕〔12〕张海鹏、王廷元:《明清徽商资料选编》第1338条、第646条,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第438、216页。
〔13〕商传:《明代文化的层间流动》,《明史研究》第5辑,合肥:黄山书社,1997年,第158-164页。
〔14〕沈宠绥:《度曲须知》卷上《曲运隆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5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第198页。
〔15〕夏咸淳:《陆元龙考略》,《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4期。
〔16〕孔另镜辑:《中国小说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4页。
〔17〕凌濛初:《拍案惊奇?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18〕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19〕〔31〕冯梦龙:《喻世明言?叙》,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20〕胡益民、周月亮:《儒林外史与中国士文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7页。
〔21〕杨伯峻:《论语译注?子路篇第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5页。
〔22〕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35《新乡张府君合葬神道碑》,《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16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203-204页。
〔23〕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105《封文林郎句容令怀悔丁翁墓志铭》,《明代传记丛刊》第152册,台北:明文书局,1991年,第600-608页。
〔24〕王家屏:《复宿山房集》卷26《封吏部稽勋员外郎李公暨配宜人梁氏、许氏合葬墓志铭》,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中心,1986年,无页码。
〔25〕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109《仙居薄累赠兵科都给事中子心张公暨配周太孺人合葬志铭》,《明代传记丛刊》第153册,台北:明文书局,1991年,第14-23页。
〔26〕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0页。
〔27〕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106《乡祭酒王公墓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153页。
〔28〕文征明:《文征明集》补辑卷32《古沙朱君墓碣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52页。
〔29〕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19《李君墓志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76页。
〔30〕冯梦龙:《叙山歌》,《明清民歌时调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69页。
〔32〕冯梦龙:《醒世恒言?叙》,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1] 庞乃明. 欧洲势力东渐与晚明学术流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45-153.
[2] 万明. 全球化视野下晚明漳州青花瓷的异军突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121-128.
[3] 叶锦花. 明代灶户宗族生计变革与祖先故事演变——以石狮铺锦黄氏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40-151.
[4] 陈宝良. 晚明儒家传统模范的崩坏与新典范的重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163-173.
[5] 庞乃明. 试论晚明外交中的“佛郎机情结”[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79-186.
[6] 石静. 略论士人心态对两晋史学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151-154.
[7] 赖勤芳. 论林语堂《苏东坡传》的"自传"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2): 201-204.
[8] 何宗美. 张居正改革对晚明党争及文人结社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93-97.
[9] 常大群. 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112-11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