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3): 222-224.

• 明清士庶生活与阶层流动 • 上一篇    下一篇

行走在文学与权力之间——以肖洛霍夫为例兼析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文学生产

张帆   

  • 出版日期:2011-06-20 发布日期:2019-01-18
  • 作者简介:张帆,1966年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四川绵阳621000)。

  • Online:2011-06-20 Published:2019-01-18

摘要: 否定与赞扬一直是评价肖洛霍夫创作的两个极端。布迪厄提出的“场域”概念为我们认识肖洛霍夫的创作与生存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途经。20世纪的苏联文学是苦难的,在政治生活都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坚守文学创作的独立精神相当艰难,肖洛霍夫睿智地处理了文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为我们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

关键词: 肖洛霍夫, 文学场, 权力场

中图分类号: 

  • I512.065

〔1〕刘亚丁:《近十年俄罗斯肖洛霍夫传记著作过眼录》,《俄罗斯文艺》2005年第3期。〔2〕〔15〕刘亚丁:《肖洛霍夫的写作策略》,《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3〕〔4〕〔5〕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苏联文学艺术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7-12、13-14、25页。〔6〕吴泽林:《苏联文学的独特性和我们的研究方法》,《外国文学》1995年第6期。〔7〕刘亚丁:《苏联文学沉思录》,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14页。〔8〕蓝英年:《果戈理的预见》,《书屋》2000年第10期。〔9〕符?维?阿格诺索夫:《20世纪俄罗斯文学》,凌建侯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4页。〔10〕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98-100页。〔11〕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力冈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年,第1399页。〔12〕瓦?奥西波夫:《肖洛霍夫的秘密生平》,刘亚丁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72页。〔13〕徐贲:《文化场“场域”中的福楼拜》,《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4期。〔14〕彭亚静、何云波:《良知的限度与选择的两难———重读肖洛霍夫的<新垦地>》,《长沙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16〕刘亚丁:《心灵召唤我写出肖洛霍夫的真相———俄罗斯作家瓦?奥西波夫访谈录》,《文艺争鸣》2002年第5期。
[1] 刘俐俐. 中国文学场域视野下文学评奖综合考察的理论发现与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53-161.
[2] 刘东方. “1918年起点说”申议——以《新青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81-187.
[3] 王祥. 试论地域、地域文化与文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4): 123-12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