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2): 65-69.

• 生态政治的再审视 • 上一篇    下一篇

环渤海区域船舶压载水排放的港口国法律监管探讨

李志文, 陈夏   

  • 发布日期:2018-08-25
  • 作者简介:李志文,1963年生,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夏,1987年生,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辽宁 大连 116026)。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FX091)

  • Published:2018-08-25

摘要: 环渤海区域船舶压载水排放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减轻这一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对船舶压载水排放进行港口国监控。目前,我国现有船舶压载水港口国法律监管存在着立法不完善、执法模式过于分散、各省市监管合作程度较低等问题。要着手完善船舶压载水排放的相关立法,处理好海事机关与其他相关执法部门的协调,加强环渤海区域各省市的合作,努力保护渤海海域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 压载水, 港口国监控

中图分类号: 

  • F993.5

〔1〕姚好霞、周荣:《环渤海区域生态环境及其政策法制协调机制建设》,《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
〔2〕陈晓永:《环渤海区域港口群竞合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7期.
〔3〕陈林、陈波:《加强船舶压载水排放管理防止海洋污染》,《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4〕胡国芳:《船舶压载水对生态影响及处理技术》,《中国水运》2008年第9期.
〔5〕于晓丹:《我国港口国监督法律制度的不足及相关完善建议》,《青岛船员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孙非亚、于霖:《建立渤海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研究》,《辽宁法治研究》2009 年第1期.
〔7〕王跃先、刘琳:《依法治理渤海污染,实现环渤海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师》2005年第11期.
〔8〕李志文、杜萱:《船舶压载水与生物安全的法律规制》,《当代法学》2009年第5期.
〔9〕王朝华:《对环渤海地区开展区域合作的思考》,《中国发展》2008年第9期.
〔10〕杜磊、钱呈祥、郭秀斌:《<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介绍及国家对策》,《中国水运》2009年第5期.
〔11〕张爽、王海、张硕慧:《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处置的应急反应概述》,《中国海事》2009年第12期.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4] 刘进田. 孔子“为仁由己”思想与自由价值观之通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5 -7 .
[5] 臧峰宇. 犹太人问题与拜物教秘密的政治哲学探赜——《论犹太人问题》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2 -17 .
[6] 高广旭. 论现代政治的信任难题及其破解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8 -23 .
[7] 李彬彬.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24 -32 .
[8] 田毅鹏. 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3 -37 .
[9] 王庆明. 单位化治理的转型与变异:重访新传统主义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8 -43 .
[10] 徐延辉, 龚紫钰. 社会质量、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44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