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3): 171-178.

• 早期中外交往与文明交流 • 上一篇    下一篇

多元利益交叉时空中的唐代对外关系

王贞平   

  • 发布日期:2018-08-25
  • 作者简介:王贞平,1951年生,历史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副教授(新加坡 637616)。

  • Published:2018-08-25

摘要: 古代亚洲的地缘政治具有“多元性”及“相互依赖性”的特点。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唐廷的对外政策是以道德理想主义为表,现实主义为里,是道德原则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唐廷常常根据具体情势改变、调整其对外政策。但这种调整是渐进、实用的,是以 “合宜性”和“功效性”为指导思想,而不以其他特定的意识形态为依据,其目的是使唐王朝能够更好地应对变化中的国际环境,处理与邻国的双边及多边关系。

关键词: 多元性, 相互依赖性, 合宜性, 功效性, 唐代对外关系

中图分类号: 

  • K242

〔1〕DenisC. Twitchett, “Sui and T'ang China and the Wider World,” in Denis C. Twitchett ed., Sui and T’ang China 589-906, vol. 3, part.1 of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p.33, p. 37;Denis C. Twitchett: “Tibet in Tang’s Grand Strategy,” pp. 145-146.
〔2〕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0《唐纪六》,北京:中华书局, 1986年标点本,第5968、5971页.
〔3〕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3《唐纪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标点本,第6082页.
〔4〕杨晓燕:《唐代平卢军与环渤海地域》,王小甫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204-216页.
〔5〕刘昫:《旧唐书》卷199下《北狄》,北京:中华书局, 1986年标点本,第5350页;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9《唐纪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标点本,第6256、6263页.
〔6〕刘昫:《旧唐书》卷89《狄仁杰传》,北京:中华书局, 1986年标点本,第2891页.
〔7〕刘昫:《旧唐书》卷199下《北狄》,北京:中华书局, 1986年标点本,第5352页;欧阳修:《新唐书》卷130《北狄》,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标点本,第4494页;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0《唐纪二十六》、卷211《唐纪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标点本,第6695、6720页.
〔8〕DenisC. Twitchett, “Hsüan-tsung (reign 712-56),” in Denis C. Twitchett ed., Sui and T’ang China 589-906, vol.3, part 1 of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pp. 438-440;杨晓燕:《唐代平卢军与环渤海地域》,王小甫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194页.
〔9〕王钦若辑:《册府元龟》卷971《外臣部·朝贡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12册,第11410页上栏.
〔10〕欧阳修:《新唐书》卷39《地理三》,北京:中华书局, 1986年标点本,第1023页.
〔1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9页.
〔12〕耿铁华:《好太王碑集释集解》,《好太王碑新考》,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0、283、306页;武田幸男:《高句麗史と東アジア》,東京:岩波書店,1989年,第125-126頁;酒寄雅志:《渤海と古代の日本》,東京:校倉書房,2001年,第437-438、450頁.
〔13〕酒寄雅志:《渤海と古代の日本》,東京:校倉書房,2001年,第442-446頁.
〔14〕Jonathan W.Best, “Diplomatic and Cultural Contacts betweenPaekche and China,”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42,no.2 (1982), pp. 476-484, 485-486.
〔15〕R. W. L.Guisso, WuTze-tien and the Politics of Legitimation in Tang China, Bellingham, Wash.: WashingtonUniversity, 1978, pp. 114-115;卞麟锡:《从宿卫制度看唐代中国与新罗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大学史学研究所,1966年,第3-10页;卞麟锡:《唐玄宗时代与东夷关系之一瞥》,《大陆杂志》第30卷第12期,1969年,第2、22、26页.
〔16〕GariLedyard, “Yin and yang in the China-Manchuria-Korea Triangle,” in Morris Rossabi ed., China among Equals, Berkeley, California: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 321-322.
〔17〕Wang Zhenping, Ambassadors from the Islands of Immortals,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5,pp. 136-138.
〔18〕DavidLudden, “Presidential Address: Maps in the Mind and the Mobility ofAsi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2,no.4 (2003), pp. 1057-1078. Nora Berend, “Medievalists and the Notion of the Frontier,” The Medieval History Journal,Vol.2,no.1(1999), pp. 55-72.
[1] 陈玺. 唐代恶钱治理规则的构建与运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28-136.
[2] . 唐代泾原节度使设置原因考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32-136.
[3] 程尼娜. 唐代安东都护府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27-132.
[4] 张东光. 唐代的内供奉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105-111.
[5] 都兴智. 唐代靺鞨越喜、铁利、拂涅三部地理位置考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88-92.
[6] 王凡. 唐代贞观朝君臣治国思想略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131-134.
[7] 陈海涛. 唐代"泼胡乞寒"习俗考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3): 113-118.
[8] 王成国. 唐代契丹民族论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4): 102-106.
[9] 江林昌. 渤海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石--读刘国宾《渤海诗文辑校》[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173-174.
[10] 张东光. 唐代的内供奉官[J]. 社会科学辑刊, 0, (): 105-111.
[11] 陈玺. 唐代拘捕制度考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132-13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关保英. 给付行政的精神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35 -41 .
[4] 李凡. 反映时代精神 探究理论基石——“改革开放40年中国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207 -208 .
[5] 刘志松. 清代河工贪冒考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07 -113 .
[6]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7] 毛力群, 张晨阳. 人才市场招聘广告对应聘者语言能力的要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53 -56 .
[8] . 关于我国企业无效交易成本的探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29 -131 .
[9] . 中西传统哲学论个体性的不同路径——从莱布尼兹单子论和郭象独化论的比较视野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34 -37 .
[10] . 对中国比较文学教材观的反思——兼及王向远与夏景之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211 -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