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4): 207-211.

•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经济 • 上一篇    下一篇

道家“善行无辙迹”理论的美学发微

孟庆丽   

  • 发布日期:2018-08-27
  • 作者简介:孟庆丽,1972年生,文学博士,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 沈阳 110036)。
  • 基金资助: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11AYY005)

  • Published:2018-08-27

摘要: 建立在道“无”基础上的老子“善行无辙迹”理论,是对体道之行的过程和结果的本质标定。在美的创造和显现方面,无辙迹的善行主要体现为:道法自然——归根复命,循道之规律而行;朴素无华——不以一己之小巧斫伤对象之本真;大美不言——希声、无形、象罔求之。

关键词: 道家, 善行无辙迹, 自然, 朴素, 大美

中图分类号: 

  • I01

〔1〕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本文所引老子均本此书.
〔2〕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
〔3〕詹剑锋:《老子其人其书及其论道》,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4页.
〔4〕 康定斯基:《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罗世平译,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5-6页.
〔5〕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9页.
[1] . “武器论”:19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观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217-220.
[2] 李湘. 论审美关系的确立与互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159-161.
[3] 陈定家. 作为艺术的生产--"艺术生产"相对于"一般生产"的特殊性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4): 128-134.
[4] 顾颖. 宗白华意境理论的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164-169.
[5] 杜书瀛. 《艺术的哲学思考》自序[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170-171.
[6] 王向峰. 论马克思"自然人化"论中的生态美学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135-140.
[7] 王向峰. 社会器官与美感的生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个命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149-154.
[8] 徐碧辉.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朱光潜后期美学观点的实践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87-198.
[9] 刘彥顺. 朱光潜美育思想中的审美时间哲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99-20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4] 刘进田. 孔子“为仁由己”思想与自由价值观之通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5 -7 .
[5] 臧峰宇. 犹太人问题与拜物教秘密的政治哲学探赜——《论犹太人问题》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2 -17 .
[6] 高广旭. 论现代政治的信任难题及其破解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8 -23 .
[7] 李彬彬.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24 -32 .
[8] 田毅鹏. 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3 -37 .
[9] 王庆明. 单位化治理的转型与变异:重访新传统主义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8 -43 .
[10] 徐延辉, 龚紫钰. 社会质量、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44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