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李泽厚以“积淀说”为理论支撑,提出“巫史传统说”,并强调“巫史传统”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的最大秘密之所在,为我们重新思考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巫史传统”主要表现为“早熟而又不成熟”的理性化问题。李泽厚“巫史传统说”的理论重心在于“理性化”过程,较少论及“不完全性或粘连性”问题,忽视其负面消极影响,这无疑成为“积淀说”与“巫史传统说”的缺欠与不足。因而,如何对“巫史传统说”进行价值判断与评估,不仅是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史问题,同时也是如何理解中国当代文化思想变迁的现实问题。
中图分类号:
〔1〕〔3〕〔4〕〔6〕〔8〕〔15〕李泽厚:《说巫史传统》,《己卯五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第40、55、52、48、41、66页. 〔2〕〔12〕 李泽厚:《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6、99页. 〔5〕〔7〕 李泽厚:《美的历程·华夏美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45、240页. 〔9〕 李泽厚:《说自然人化》,《己卯五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第130页. 〔10〕 宋伟:《超前反映与艺术审美的超前功能》,《文史哲》1986年第6期. 〔11〕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5-28页. 〔13〕〔16〕李泽厚:《初拟儒学深层结构说》,《己卯五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第181、182页. 〔14〕 李泽厚:《关于“美育代宗教”答问·哲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74-375页.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