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5): 55-57.

• 后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当代中国发展

付志平, 张光辉   

  • 出版日期:2012-09-15 发布日期:2018-08-28
  • 作者简介:付志平,1972年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 长春 130012);张光辉,1981年生,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 沈阳 110032)。

  • Online:2012-09-15 Published:2018-08-28

摘要: 公平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话题,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客观系统地论述了公平问题。当代中国在实践中不断运用这一武器解决自身的问题,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关于公平问题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在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完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中国, 发展

中图分类号: 

  • B0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6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3〕〔4〕胡锦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1]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11.
[2] 王庆丰. 欲望形而上学批判——《资本论》的形上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5-11.
[3] 周嘉昕.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四个基本问题——基于思想史和理论逻辑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2-20.
[4] 吴照玉. 资本主义不平等的根源及其解决路径——皮凯蒂与马克思的分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21-26.
[5] 李艳艳. 目标定位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50-54.
[6] 刘亚军. 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60-65.
[7] 皮家胜. 身体与空间:拓展与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两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7-24.
[8] 张岩, 李闯. 马克思的社会时间观与人的自由[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36-39.
[9] 张丽. “中国梦”内在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哲学思考——2013年辽宁省哲学年会会议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95-200.
[10] .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解放原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29-32.
[11] . “人的存在”本质与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33-35.
[12] . 天下观念、民族国家与现代认同——权力与教化变奏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22-27.
[13] . 超越“资本的文明”:“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道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25-31.
[14] . 经济人与共产主义价值追求的一致性及其达成——基于人和社会行为机制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38-42.
[15] 王东红. 对象性实践活动与历史发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41-4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王法周. 钱大昕的君道观及其意义世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65 -171 .
[3]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4] 鲁绍臣.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坚守"与"逃离"--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吸纳范畴谈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40 -44 .
[5]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6] 张岩, 李闯. 马克思的社会时间观与人的自由[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36 -39 .
[7] .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03 -108 .
[8] 高山奎. 政治哲学的“古今”之辩——施特劳斯与科耶夫的三个理论歧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27 -32 .
[9] 何艳. 知识产权的投资适格性——基于投资条约的文本和案例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73 -74 .
[10] 刘进田. 孔子“为仁由己”思想与自由价值观之通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5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