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3 ›› Issue (5): 132-136.

•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 • 上一篇    下一篇

唐代泾原节度使设置原因考辨

李新贵   

  • 出版日期:2013-09-20 发布日期:2018-08-07
  • 作者简介:李新贵, 1974年生,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博士后(北京100091)。
  • 基金资助: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2DFX015)

  • Online:2013-09-20 Published:2018-08-07

摘要: 泾原是安史之乱平定后设置在京城西北的重镇之一,是唐朝中晚期西北边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置,是唐代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结果,代宗及宰相元载在除去干政宦官的过程中将京城周围的中立藩镇迁往西北边疆;而泾州在防御吐蕃方面的特殊军事地位,则成为他们设置泾原节度使进而迁徙这些藩镇的借口。

关键词: 泾原节度使, 泾州, 大历三年

中图分类号: 

  • K242
〔1〕〔24〕刘煦等:《旧唐书》卷152《马璘传》,第4066、4066页。〔2〕〔26〕〔32〕〔40〕刘煦等:《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第3464、3461、3463、3463页。〔3〕〔8〕〔35〕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代宗大历三年十二月己酉,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204-7205、7203-7204、7204页。〔4〕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992《外臣部·备御第五》,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11655页。〔5〕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第246页;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430页;黄利平:《中晚唐京西北八镇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86-188页。〔6〕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78《帝王部·委任第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898-899页。〔7〕刘煦等:《旧唐书》卷43《职官志》,第1842页。〔9〕刘煦等:《旧唐书》卷43《李揆传》,第3560页。〔10〕〔22〕〔34〕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52、81、95页。〔11〕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代宗广德元年九月壬戌,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151页。〔12〕〔14〕刘煦等:《旧唐书》卷184《李辅国传》,第4761、4761页。〔13〕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2,肃宗宝应元年十月辛酉,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132页。〔15〕刘煦等:《旧唐书》卷118《元载传》,第3410页。〔16〕王谠:《唐语林》卷3《方正》,周勋初校正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93页。〔17〕欧阳修等:《新唐书》卷207《鱼朝恩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865页。〔18〕〔44〕欧阳修等:《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32、1332页。〔19〕刘煦等:《旧唐书》卷118《李勉传》,第3462页。〔20〕〔25〕〔29〕〔38〕〔39〕〔41〕刘煦等:《旧唐书》卷11《代宗本纪》,第296-297、280、286、293、297、289页。〔21〕刘煦等:《旧唐书》卷114《周智光传》,第3369页。〔23〕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代宗大历三年十二月己酉引《邠志》,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204页。〔27〕刘煦等:《旧唐书》卷110《李光弼传》,第3303-3311页。〔28〕刘煦等:《旧唐书》卷132《李抱玉传》,第3646页;卷152《马璘传》,第4065-4066页。〔30〕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110《帝王部·宴享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1312页。〔31〕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代宗大历二年二月戊戌,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194页。〔33〕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代宗大历二年十二月庚辰,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197页。〔35〕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代宗大历三年十二月己酉,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204页。〔36〕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423《将帅部·讨逆》,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5036页。〔37〕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代宗大历四年六月辛酉,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208-7209页。〔42〕欧阳修等:《新唐书》卷207《鱼朝恩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865页。〔43〕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211页。〔45〕刘煦等:《旧唐书》卷184《鱼朝恩传》,第4765页。〔46〕欧阳修等:《新唐书》卷207《鱼朝恩传》,第5866页;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代宗大历五年,第7212-7213页。〔47〕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3《代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701页。〔48〕赵翼:《廿二史考异》卷16《〈旧唐书〉前半全用实录国史旧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47页。〔49〕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429《将帅部·拓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111页。〔50〕刘煦等:《旧唐书》卷223《李晟传》,第4863-4864页。〔51〕欧阳修等:《新唐书》卷64《方镇表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61-1762页。〔52〕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1,肃宗上元元年春正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090页。〔53〕于邵:《为崔邺公谢凤翔节度使表》,董浩等:《全唐文》卷424,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第4325-4326页。〔54〕常衮:《华州刺史李公墓志铭》,董浩等:《全唐文》卷419,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第4285页。〔55〕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449《将帅部·专杀》,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5325页。〔56〕〔58〕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代宗广德元年十一月壬寅,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157、7157页。〔57〕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3,代宗广德元年十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150-7151页。〔59〕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代宗大历二年九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197页。〔60〕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3《关内道三》,贺次君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6页。
[1] 陈玺. 唐代恶钱治理规则的构建与运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28-136.
[2] 程尼娜. 唐代安东都护府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27-132.
[3] 张东光. 唐代的内供奉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105-111.
[4] 都兴智. 唐代靺鞨越喜、铁利、拂涅三部地理位置考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88-92.
[5] 王凡. 唐代贞观朝君臣治国思想略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131-134.
[6] 陈海涛. 唐代"泼胡乞寒"习俗考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3): 113-118.
[7] 王成国. 唐代契丹民族论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4): 102-106.
[8] 江林昌. 渤海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石--读刘国宾《渤海诗文辑校》[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173-174.
[9] 张东光. 唐代的内供奉官[J]. 社会科学辑刊, 0, (): 105-111.
[10] 陈玺. 唐代拘捕制度考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132-137.
[11] 王贞平. 多元利益交叉时空中的唐代对外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71-17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