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4 ›› Issue (2): 39-46.

• 伦理学的当代视角 • 上一篇    下一篇

城市社会包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徐延辉, 罗艳萍   

  • 发布日期:2019-01-24
  • 作者简介:徐延辉,1965年生,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艳萍,1980年生,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福建 厦门 361005)。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SH001)

  • Published:2019-01-24

摘要: 依据社会质量理论,城市社会包容的现状来自于社会成员对权利保障的态度与权利保障的满意情况的综合考察。当下,我国公民权的实现与人们的期望之间仍然存在差距,我国城市社会包容水平不高。依深圳市社会质量和居民生活状况问卷调查资料的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影响社会包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个人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社会信任、社区建设等因素对社会包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户籍制度则不利于社会包容。因此,要彻底改善当前社会包容问题现状,必须从户籍制度改革、增加教育投入、加强社区建设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社会包容,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社区建设, 政府管理

中图分类号: 

  • C91-0

〔1〕Beck W.,van der Maesen,L.& Walker,The Social Quality of Europe,Netherlands: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7,P.305.
〔2〕ESFP (European Structural Funds Program),“Further Information:Social Inclusion”, 2007-2013 European Structural Funds Program.
〔3〕Sen,Development as Freedom,New York:Anchor Books,2000,P.151.
〔4〕Walker,A.& Wigfield,A.,The Social Inclusion Component of Social Quality,Retrieved on May 10,2013,form European Foundation on Social Quality web site:http://www.socialquality.nl/site/ima/Social-Inclusion-febr-2004.pdf.
〔5〕Hugh Collins,“Discrimination,Equality and Social Inclusion”,The Modern Law Review,Vol.66,No.1 (2003),pp.16-43.
〔6〕〔14〕Chi-Wai Lui,Jeni Warburton,Rachel Winterton & Helen Bartlett,“Critical Reflections on a Social Inclusion Approach for an Ageing Australia”,Australian Social Work,Vol.64,No.3 (2011),pp.266-282.
〔7〕〔19〕Janice Bockmeyer,“Social Cities and Social Inclusion”,German Politics and Society,Vol.24,No.4 (2006),pp.49-76.
〔8〕Ides Nicaise,“A Smart Social Inclusion Policy for the EU:the role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Vol.47,No.2 (2012),pp.327-342.
〔9〕丁宪浩:《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调研世界》2007年第3期。
〔10〕李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半融入”与“不融入”》,《河北学刊》2011年第 5 期。
〔11〕〔20〕刘建娥:《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实践策略研究———社区融入的视角》,《社会》2010年第 1 期。
〔12〕黄晓燕:《新市民社会融入维度与融入方式》,《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3期。
〔13〕郭星华、姜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期。
〔15〕张海东、(韩)李在烈:《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对韩国社会的影响》,《社会》2009年第1期。
〔16〕李晓飞:《户籍制度与当代中国社会差别关系的实证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7〕〔22〕李培林、田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社会》2012年第5期。
〔18〕Carina Bossu,David Bull and Mark Brown,“Opening up Down Under:the Role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Promoting Social Inclusion in Australia”,Distance Education,Vol.33,No.2 (2012),pp.151-164.
〔21〕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 于宜民. 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视域下社会资本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43-153.
[2] 聂伟. 社会包容与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02-112.
[3] 宋言奇. 城市社区建设的机理与路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87-192.
[4] 张尤佳.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环境有效治理的法律考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94-98.
[5] 杨雪. 老年人、社区社会资本与新型社区建设——基于9城市W物业小区的调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90-96.
[6] . 城乡联系、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87-92.
[7] . 公共服务提供中的协作治理:一个研究框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87-92.
[8] 赖德胜, 陈建伟. 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创新型国家——OECD成员国的经验与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125-130.
[9] 宇红. 企业社会资本管理手段的探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67-170.
[10] 王文平, 崔友平. 投资、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基于修正的Solow -Swan 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2): 99-102.
[11] 花蕾. 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中的政府管理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3): 107-109.
[12] 孙浩进. 财富分配的历史与现实--兼论缓解当前分配矛盾[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126-130.
[13] 李具恒, 杜万坤. "创意阶层"人力资本的"硬核"孵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145-149.
[14] 赵廷彦. 社区失谐与社区社会资本的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2): 76-78.
[15] 张吉昌, 孙敏. 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动因及对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2): 116-12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