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4 ›› Issue (6): 24-29.

• • 上一篇    下一篇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多重维度探析——基于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的视角

王贤卿   

  • 出版日期:2014-12-15 发布日期:2019-01-22
  • 作者简介:王贤卿,1964年生,法学博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77)

  • Online:2014-12-15 Published:2019-01-22

摘要: 当下中国正经历着传统、现代和后现代的交织与碰撞。传统是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起点,古代许多优秀的德治思想值得借鉴;现代是从政道德建设的背景,中国的特殊现状决定了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复杂性;而后现代则是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确立的时代景观。在这种激烈碰撞、共存与交融中,当代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必须超越传统、基于现代、兼顾后现代。这是起始于中国特色、基于中国特殊国情统筹考虑的结果。

关键词: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 传统, 现代, 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 

  • G262

〔1〕李培林:《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光明日报》2006年11月6日。
〔2〕张以文译注:《四书全译·论语》,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第 66 页。
〔3〕司马光:《资治通鉴》第1卷,长沙:岳麓书社,1989 年,第 4 页。
〔4〕吕本中:《官箴》,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第 1 页。
〔5〕〔6〕曾盛聪:《伦理变迁与道德教育——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际遇中的现代性追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4、95页。
〔7〕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页。
〔8〕爱弥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9〕丁煌:《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8-29页。
〔10〕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文集》,阎克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05页。
〔11〕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12〕叶立煊:《西方政治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77页。
〔13〕〔14〕〔15〕〔18〕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1、335、339、211页。
〔16〕王沪宁:《腐败与反腐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页。
〔17〕谈瀛洲:《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69页。
〔19〕李伟言:《重塑我们的道德生活:当代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第1页。
〔20〕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167页。
〔21〕《毛泽东选集》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3页。
〔22〕习近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5/c_119499523.htm
〔23〕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 157页。
[1] 郇庆治. 环境政治学视角下的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5-12.
[2] 王兴赛. 古典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变奏——青年黑格尔与青年马克思的国家观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36-43.
[3] 晏 辉. 中国形态的现代性:事实与价值的双重逻辑——价值哲学的视野[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2-22.
[4] 袁晓晶. 权力的知识来源及其当代意义——以早期中国社会的权力产生为考察对象[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32-39.
[5] 李海青. 使命驱动型的治理现代化——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种审视[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4-19.
[6] 徐大军. 《金瓶梅词话》叙事建构的文艺渊源刍议——以取径武松打虎故事的属性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00-210.
[7] 卓今. 中国阐释学理论资源整理及现代性转换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79-190.
[8] 迟帅. 论现代性的流动性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理论的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69-75.
[9] 吕周聚. 论被遮蔽的五四文学传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23-30.
[10] 逄增玉. 对文学与人的改造与设计的思想及其历史实践——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种历史遗产的考察与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41-48.
[11] 晏辉. 话语哲学与意志表达[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13-23.
[12] 朱寿桐. 澳门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后现代感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56-62.
[13] 臧运祜. 关于近百年中日关系的历史思考——以1871年、1978年条约为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110-118.
[14] 何善蒙. 现实批判与价值重建:阳明的知行合一及其现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27-37.
[15] 陈立新. 中国经验与现代性的拓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38-4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