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4 ›› Issue (6): 41-45.

• • 上一篇    下一篇

儒家人文主义的源头——徐复观论“忧患意识”

刘越, 刘鸿鹤   

  • 出版日期:2014-12-15 发布日期:2019-01-22
  • 作者简介:刘越,1980年生,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博士研究生(辽宁 大连 116024),辽东学院讲师(辽宁 丹东 118001);刘鸿鹤,1952年生,哲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 大连 116024)。
  • 基金资助:
    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2013B120)

  • Online:2014-12-15 Published:2019-01-22

摘要: 徐复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忧患意识”的概念。他认为,周朝的缔造者们通过对商取代夏、周取代商的朝代兴替的观察和反思,否定了“天命不易”的观念,认识到必须通过民意或民心来体察天命。他将周初统治者这样一种对于人民意愿的敬畏,对于历史教训的反省与警戒之心,对其自身的历史责任的觉醒与认识,以及一种愿与人民同其甘苦,共其命运的自觉,称为一种“忧患意识”,并指出这种忧患意识是先秦儒家人文主义的源头,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由原始宗教向人文主义的转化,并预示着以后几千年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人文主义的根本趋向。

关键词: 忧患意识, 周初统治者, 儒家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 

  • B261

〔1〕〔2〕〔3〕〔4〕〔5〕〔6〕〔7〕〔8〕〔10〕〔11〕〔13〕〔14〕〔16〕〔17〕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18、17、17、18-19、20、14、15、15、15、16、21、56-57、112页。
〔9〕〔12〕徐复观:《中国人的生命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5、174页。
〔15〕John H.Berthrong,All Under Heaven:Transforming Paradigms in Confucian-Christian Dialogue,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p.105.
〔18〕封祖盛:《当代新儒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2页。
〔19〕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第430页。
〔20〕蔡仁厚:《徐复观先生的学术通识与专家研究》,李维武:《徐复观与中国文化》,武汉:湖北人民学出版社,1997年,第31页。
〔21〕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1页。
[1] 邓寒梅. 伦理视角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艾滋病叙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219-22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