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成功的经济改革对任何一个经济体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经济改革都能够成功。一个成功的经济改革必须遵循正确的逻辑,表现为适时地启动改革,并选择一条正确的改革路径。这种改革的逻辑并不能用某种理论去推演,而只能来源于实践,也可以称为是一种实践的逻辑。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是在一个非常适合的时机启动了改革,并且基于国情选择了一条渐进式的改革道路。
中图分类号:
〔1〕〔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61、8页。 〔3〕黄少安等:《制度变迁的强制性与诱致性——兼对新制度经济学和林毅夫先生所做区分评析》,《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4期。 〔4〕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5〕毛增余:《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再到“北京共识”》,《政治经济学评论》2006年第2期。 |
[1] |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43. |
[2] | 郭冠清.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44-54. |
[3] |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14. |
[4] |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21. |
[5] | 乔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国有企业地位及功能变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40-146. |
[6] | 何玉长. 当前我国居民财富基尼系数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50-57. |
[7] | . 海洋经济系统:概念、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72-80. |
[8] | . 后凯恩斯学派的危机解析及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102-109. |
[9] | . 劳动贬值与回归“劳动价值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81-84. |
[10] | . 论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85-89. |
[11] | . 关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财政政策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26-130. |
[12] | . 社会价格论:对价格形成理论的重新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09-112. |
[13] | 黄伟. 论宏观经济学的思维模式与发展趋势[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92-96. |
[14] | 叶德磊. 行政扩张与管理低效率:经济学视角的解析——有关科学政绩观的一种理论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117-119. |
[15] | 徐开金. 政府的经济学本质: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120-1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