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5 ›› Issue (6): 62-66.

•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文化形态变革的困境与出路 • 上一篇    下一篇

社会企业全球演进背景下我国的发展策略选择

李晓南   

  • 出版日期:2015-12-15 发布日期:2015-12-15
  • 作者简介:李晓南,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辽宁沈阳110031)。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SH068);辽宁社会科学院课题(Lnsky15ZX64)

  • Online:2015-12-15 Published:2015-12-15

摘要: 社会企业是非营利组织的当代创新,它强调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灵活运用的商业模式丰富了第三部门的运作方式。梳理社会企业的发展历史并总结其经验,可以明晰社会公益事业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我国在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方面的路径创新。纵观社会企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兼具营利性与公益性的双重价值和目标,社会企业比较发达活跃的领域,往往都是社会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在这里传统商业组织无暇顾及,政府与慈善机构的作用不大。当下我国面临着公共服务欠缺、就业形势严峻、环境恶化等多种社会问题,需要社会企业的积极介入。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可以通过推广宣传社会企业家精神、创造有利法律环境、加大政府扶持、规范专业化职业化标准等方式,引导社会企业积极介入公益事业,增强社会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高全社会福利水平。

关键词: 社会企业, 非营利组织, 社会服务, 社会创新

中图分类号: 

  • G913.7

〔1〕缪晨霞:《社会企业:摸索实现社会理想的盈利模式》,《新京报》2012年3月5日,第13版。
〔2〕郑娟、李华景:《社会企业创业的商业模式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4年第7期。
〔3〕王名等: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82-285页。
〔4〕和春雷主编: 《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1-12页。
〔5〕徐会坛:《英国社会企业发展简史》, 《中国慈善家》2015年第4期。
〔6〕刘振国:《非营利组织的新形式——社会企业》, 《中国社会组织》2008年第2期。
〔7〕金仁仙:《日本社会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借鉴意义》, 《企业管理》2015年第3期。
〔8〕陈雅丽:《香港社会企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理论月刊》2014年第12期。
〔9〕黄江松、于晓静:《扶持社会企业发展要突破四大障碍》, 《前线》2012年第9期。
〔10〕陈雅丽:《社会企业的培育与发展:英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社会工作》2014年第3期。
[1] 徐延辉. 保障问题的经济社会学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1): 58-6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4]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5]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 -30 .
[6]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7]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8]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 -56 .
[9] 邢雁欣. 从节俭与适度原则解析萨伊消费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7 -61 .
[10] 童敏.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2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