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6 ›› Issue (1): 143-152.

• 百年文学学术史案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从佚文看《王元化集》的“角色自期”——兼及《王元化晚年谈话录》版本考辨

夏中义   

  • 发布日期:2018-08-22
  • 作者简介:夏中义,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240)。

  • Published:2018-08-22

摘要: 《王元化集》十卷本其编纂意向全在作者2004年1月18日所写、题为“我的三次反思”、2006年11月1日决定作为文集总序的那篇文章上。这篇旨在概述作者自1937年左翼青年写作“直到九十年代后自己在思想上的发展和演变历程”的五千言总序,跨度近70年,梗概可勾勒为“三点一线”。所谓“三点”,是指作者在其生命史上不同时段所发生的三次“反思”,这就是:A. 1943年为节点的,对苏联版现实主义理论的机械倾向的“反思”;B. 1956年为节点的,对《实践论》为标本的主流认识论的逻辑构成之“反思”;C. 1992—1999年为节点的,对卢梭《社约论》“公意”说与陈独秀为符号的“五四”激进政伦人格之“反思”。所谓“一线”,就是将如上“三点”纵贯成作者的心路历程,苦恋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公共命题。《王元化集》将作者撰于2007年前的那些模糊或扭曲“思想家”角色自期的文章(含演讲),屏蔽在文集之外。佚文之主体成因大致有三:A“创伤记忆”;B“面子依赖”;C “思维短板”。《王元化晚年谈话录》2013年版对苏联理论模式哲学脉络的梳理及评价,与2007年版相比,差别实在不小。2007年版作为按口述、逐字逐句录入的原稿,其文体较近即兴式札记,2013年版按版本学的说法虽属“半佚文”,但这是积极“半佚文”而非消极“半佚文”。2013年版与2007年版相比,在非技术(文字整理)层面,最大差别似仍在“文字”上:“去主词”与“去形容词”。

关键词: 《王元化集》, 角色自期, 《王元化晚年谈话录》, 版本考辨

中图分类号: 

  • I206

〔1〕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第297页.
〔2〕《王元化集》总序,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第10页.
〔3〕王元化:《曹禺的<家>》,《王元化集》卷一,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88-195页.
〔4〕王元化:《舅爷爷》,《王元化集》卷一,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4-59页.
〔5〕王元化:《卢梭<社约论>笔谈三篇》,《王元化集》卷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73-309页.
〔6〕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王元化集》卷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48-179页.
〔7〕王元化:《对五四的思考》,《王元化集》卷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40-343页.
〔8〕王元化:《对五四的再认识答客问》,《王元化集》卷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44-372页.
〔9〕王元化:《韩非论稿》,《王元化集》卷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41页.
〔10〕王元化:《龚自珍思想笔谈》,《王元化集》卷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2-88页.
〔11〕王元化:《论知性的分析方法》,《王元化集》卷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99-108页.
〔12〕〔13〕章学诚:《刘氏书楼题存我额记》,《文史通义》,仓修良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472、472页.
〔14〕〔15〕〔16〕〔35〕王元化:《后记》,《王元化集》卷九,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86、586-587、587、587页.
〔17〕王元化:《约翰·克利斯朵夫》,《王元化集》卷一,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04-209页.
〔18〕〔41〕〔42〕〔43〕王元化:《关于采用政治概念问题》,《王元化集》卷二,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88-190、188、189、188页.
〔19〕〔22〕〔23〕〔24〕〔25〕〔26〕何典:《克利斯朵夫》,《文艺漫谈》,上海:通惠印书馆,1947年,第99-104、99、99、100、100、101页.
〔20〕〔21〕方典:《关于<约翰·克利斯朵夫>》,《向着真实》,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第139-145、139页.
〔27〕〔28〕方典:《约翰·克利斯朵夫>断片》,《向着真实》,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第160、146-147页.
〔29〕方典:《论香粉铺之类》,《现代中文学刊》2015年第2期.
〔30〕王元化:《清园谈话录之七》,《新民晚报》2015年11月29日.
〔31〕〔34〕王元化:《论传统与反传统——为五四精神一辩》,《传统与反传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0、13页.
〔32〕〔33〕《王元化集》卷九,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73、368页.
〔36〕〔37〕王元化:《关于采用政治概念问题》,《王元化集》卷二,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88-190、188页.
〔38〕《王元化集》卷八,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47页.
〔39〕王元化:《哲学史上的一种提法》,《思辨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13-115页.
〔40〕王元化:《哲学史上的一种提法》,《思辨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28-229页.
〔44〕〔45〕〔46〕〔47〕〔48〕〔50〕〔51〕吴琦幸:《王元化晚年谈话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7、57、61、62-63、64、64、62页.
〔49〕〔52〕吴琦幸:《王元化谈话录》(1986-200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415、413页.
[1] 于景祥. 《文心雕龙》用典的成就[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93-199.
[2] 刘勇, 张悦. 从史料到史料学——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瓶颈与突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00-205.
[3] 宋文坛, 周景雷. 怎样“继往”?如何“开来”?——第四次文代会前后的历史处境与文学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06-212.
[4] 吕周聚. 论朦胧诗与九叶诗派的内在渊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22-31.
[5] 周晓风. 新诗的理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32-36.
[6] 曹金合. 莫言新时期以来带有先锋意识的小说结构探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37-42.
[7] 李雁. 中国新时期乌托邦小说的类型学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43-48.
[8] 于景祥. 王文濡的骈文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2-178.
[9] 黄念然. 论"十七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探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3-20.
[10] 黄万华. 国家认同和世界意识:东北抗日戏剧的新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62-169.
[11] 段从学. 大地,或者说愚昧的意义--论《生死场》的"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70-177.
[12] 黎保荣. 何 为 科 学--中国现代文学"科学"内涵及其演变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95-202.
[13] 蔡长青. 人文情怀:林非学术与创作的共同指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203-206.
[14] 夏中义. 苏联模式与郭绍虞“学科变异”——对1959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作思想史解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22-130.
[15] 刘锋杰. “文学的自觉”与“文以载道”的错位——从郭绍虞的相关研究说开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31-14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张文喜. 语言视角:马克思正义观与古希腊正义观的哲学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38 -42 .
[4] 张涛. 耶稣会会士之著译:孔子进入美国的最初媒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42 -148 .
[5]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6] .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03 -108 .
[7] . 关于我国企业无效交易成本的探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29 -131 .
[8] . 对中国比较文学教材观的反思——兼及王向远与夏景之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211 -214 .
[9] . 论微博问政对公共治理功能的改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68 -70 .
[10] . “真”观念在近代哲学中的开显与演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21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