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清民国电报业在职员的任用、调训、考核与薪酬等方面相继制订与实施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由此渐次形成大致完整的人事管理体系,其中之现代性不断成长,奠定此间电报业发展良好态势之基。然而从制度设计与执行来看,斯时电报业的人事管理亦有诸多局限,则表明其现代性成长之不充分,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该行业的发展。这一切或多或少地透显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些特征,亦提示出现代趋向在中国之发展,因中国历史与社会的特殊性,不会一帆风顺。
中图分类号:
〔1〕陈兼等:《译者导言》,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陈兼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30页. 〔2〕 〔13〕 〔15〕 〔54〕秦孝仪主编:《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交通建设》,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9年,第361、361、361-362、361页. 〔3〕郑观应:《<万国电报通例>序》,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01页. 〔4〕张心澂:《中国现代交通史》,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1年,第427-431页;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547-548页. 〔5〕 〔12〕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纂:《交通史·总务编》,上海:民智书局,1936年,第364、459页. 〔6〕 〔8〕张心澂:《中国现代交通史》,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1年,第427-431、428页. 〔7〕 〔11〕 〔30〕赵曾珏:《中国之电信事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67、69-70、69-70页. 〔9〕赵曾珏:《对于电信人员及材料之管见》,朱汇森主编:《电信史料》,台北:“国史馆”,1990年,第516页. 〔10〕胡瑞祥:《整理我国电信事业之意见》,朱汇森主编:《电信史料》,台北:“国史馆”,1990年,第548页. 〔14〕俞飞鹏:《电信学校之使命》,《交通部电信学校校刊·电信》1931年第2卷第l期. 〔16〕交通部:《交通部派赴外国实习员章程》,朱汇森主编:《电信史料》,台北:“国史馆”,1990年,第54-56页. 〔17〕电政司:《电政司呈如何杜绝奉派出国进修实习人员回国服务不力行为》,朱汇森主编:《电信史料》,台北:“国史馆”,1990年,第435页. 〔18〕 〔29〕 〔33〕交通部年鉴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年鉴·总务编》,南京:交通部总务司,1935年,第106-109、127、127页. 〔19〕交通部:《交通部职工补习班章程》,《交通部二十五年五月份工作报告》,1936年,第15-16页. 〔20〕 〔21〕 〔22〕 〔23〕 〔24〕 〔25〕 〔31〕 〔40〕 〔51〕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纂:《交通史·电政编》,上海:民智书局,1936年,第153、156-163、156-163、156-163、178-180、178-180、162-163、209、210页. 〔26〕刘燡元、曾少俊编:《民国法规集刊》第3集,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第238-243页. 〔27〕交通部:《规定取缔技术员报务员逗留在外久不请派工作办法》,《交通部二十年九月份工作报告》,1931年,第5页. 〔28〕交通部:《严订电务职工考核办法》,《交通部民国二十二年十月份工作报告》,1933年,第19页. 〔32〕逸云:《论公务员恤养制度之原则及我国电务人员之养老抚恤办法》,《电友》1931年第7卷第3期. 〔34〕《电报近闻》,《申报》1883 年 3 月 17 日,第2版. 〔35〕经元善:《答友人论沪市情形之关系(1884年1月)》,虞和平编:《经元善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8-49页. 〔36〕经元善:《致郑陶斋、杨子萱、董长卿论办女公学书(1899年6月)》,虞和平编:《经元善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76-277页. 〔37〕经元善:《乙酉(光绪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在津发》,虞和平编:《经元善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51-352页. 〔38〕 〔39〕经元善:《发津关二等急电(1895年1月24日)》,虞和平编:《经元善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34-135、133页. 〔41〕慈鸿飞:《二三十年代教师、公务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 〔42〕《交通部修正该部电政管理局及电报局分等并局长任用薪级章程》,朱汇森主编:《电信史料》,台北:“国史馆”,1990年,第34-36页. 〔43〕《关于新章问题各方之文电》、《电局服务员工待遇条例》,《电友》1928年第4卷第11期. 〔44〕张铁君:《中国的工资政策问题(续)》,《劳工月刊》1932年第1卷第5期. 〔45〕交通部电政司:《电政业务概况及调整意见说明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财政经济,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12页. 〔46〕《盛宣怀办理津沪电线节略》,王尔敏、吴伦霓霞合编:《盛宣怀实业函电稿》上册,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11页. 〔47〕《卷首·行述》,盛宣怀:《愚斋存稿》第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31页. 〔48〕一枝:《薪水漫言》,《电友》1928年第4卷第1期. 〔49〕蔚溪:《职工补习教育中的“留生问题”》,《交通职工月报》1935年第2卷12期. 〔50〕《特载·关于电潮之各文电》,《电友》1925年第1卷第10期;李季清:《电政会议始末记》,《电友》1925年第1卷第12期. 〔52〕交通部:《明令制定交通部改良电政职工待遇委员会章程》,朱汇森主编:《电信史料》,台北:“国史馆”,1990年,第27页. 〔53〕秦孝仪主编:《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交通建设》,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9年,第3-4、354页. |
[1] | 张福运. “废科举”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56-164. |
[2] | 曾业英. 蔡锷一篇鲜为人知的轶文及其价值——《〈中华民国宪法史案〉总序》作者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47-154. |
[3] | 李玉. 钮永建民众教育思想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5-162. |
[4] | 田涛. 李慈铭与晚清的天津书院教育——基于《越缦堂日记》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63-168. |
[5] | 陈雁. 由姊妹而同学:基督教与近代上海女学校、女学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37-144. |
[6] | 李永胜. 民国初年日美两国在华商标权之争--以19 15年凡士林商标侵权诉讼案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52-161. |
[7] | 魏文静. 近代江南迎神赛会的商业化运作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54-159. |
[8] | 张涛. 早期美国教育书籍中的孔子形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26-132. |
[9] | 陈高华. 政治与反政治——论阿伦特对霍布斯的理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21-26. |
[10] | 张华腾. 北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21-127. |
[11] | 阎书钦. 武人与政治:吴佩孚驻湘期间的社会映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28-136. |
[12] | 焦润明. 近代以来东北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成因述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56-162. |
[13] | . 美国早期对华传教舆论中的孔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17-124. |
[14] | . 清末十年新政改革与清朝的覆灭[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58-163. |
[15] | . 北洋时期的“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纪念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37-1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