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6 ›› Issue (2): 24-32.

• • 上一篇    下一篇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

李彬彬   

  • 发布日期:2018-08-21
  • 作者简介:李彬彬,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北京 100091)。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CKS001)

  • Published:2018-08-21

摘要: 蒲鲁东以所有权损害社会平等为论据对所有权做出批判,提出社会平等的实现不能靠共产制,也不能靠私有制,必须依靠“第三种社会形式”。他认为这种社会形式每天都在生成之中,不需要革命的行动就能实现。埃德加尔反对蒲鲁东把平等绝对化的做法,他认为实现平等的新社会形式的前提,是先要有具有新的观念和精神的人,这种人是批判哲学的创造物,他并不期待通过实践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马克思把“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期望以哲学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来逐步实现社会的平等。

关键词: 社会平等, 所有权, 无产阶级, 批判, 革命

中图分类号: 

  • B507

〔1〕《马列著作编译资料》第九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65页.
〔2〕Steven Vincent,Pierre-Joseph Proudhon and the rise of French Republican Sociali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p.60.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7、77、98、107、107、135、142-143、159、164、168、170、238、340-341、241、245、245、255、256、266、272-273、292、173、295页.
〔26〕〔27〕卢森贝:《政治经济学史》第3卷,郭从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第219、219页.
〔28〕〔29〕〔30〕〔31〕蒲鲁东:《贫困的哲学》,余叔通、王雪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20、220、222、239页.
〔32〕〔33〕〔44〕〔45〕〔46〕〔47〕〔48〕〔49〕〔50〕〔51〕〔52〕〔53〕〔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5、583-584、256、260、263、265、255、266、268、124、185、262、262页.
〔34〕〔35〕〔36〕〔37〕〔38〕〔39〕〔40〕〔41〕〔42〕〔43〕Edgar Bauer,Proudhon,in Allgemeine Literatur-Zeitung,heft 5,ss.40,40-41,47,47,49,51,49,42,40,47-48.
〔55〕〔56〕〔57〕〔58〕〔59〕〔6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53-654、654、655、654、655、655页.
[1] 周兴杰. 表征危机与文化研究的知识分子构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27-30.
[2] 何林. 许茨与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9-25.
[3] 聂锦芳.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再辨析——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5-9.
[4] 黎学军. 阶级流动性问题的解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10-13.
[5] 孙建茵. 反模式化思维与隐喻批判——马尔库什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7-2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3]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4]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5]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6] 冯彦君. 退休金给付请求权困境的破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42 -49 .
[7] 高君. 推进居村农民市民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94 -101 .
[8] 鲁绍臣.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坚守"与"逃离"--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吸纳范畴谈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40 -44 .
[9] 张涛. 耶稣会会士之著译:孔子进入美国的最初媒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42 -148 .
[10] 鲍国华. 作为方法的报刊--晚清报刊文献与中国小说转型研究的可能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67 -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