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6 ›› Issue (4): 115-122.

• 中外关系史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分歧与抉择:从“蒋廷黻资料”看台湾围绕缅甸控诉案的交涉

傅敏   

  • 发布日期:2018-08-24
  • 作者简介:傅敏,历史学博士,皖西学院思政教学部副教授(安徽 六安 237012)。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S001);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基金重点项目(2013jqw131)

  • Published:2018-08-24

摘要: 1950年,从中国大陆逃至缅甸境内的国民党军,在美国中情局与台湾当局的支持下发展壮大成为缅甸政府的心腹之患。缅甸遂强烈要求台湾当局撤离滞留缅境的军队,并屡次在联合国正式提案控诉台湾。台湾当局虽宣称对这支军队无实际控制力且无力令其撤离,但其辩解在缅甸提供的有力证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蒋廷黻在联合国内围绕此事与各方交涉时深感压力,内心也并不赞成台湾当局拒不撤军的决策。而从“蒋廷黻资料”亦不难看出,台湾当局内部以叶公超为首的“外交部”官员与蒋经国等“国防部”官员在是否撤军的问题上存在分歧。直到1961年台湾当局把持的联合国中国代表权岌岌可危之时,其最高决策者才无奈同意尽力从缅甸撤军。

关键词: 缅甸控诉案, 台湾当局, 美国, 蒋廷黻

中图分类号: 

  • K271

〔1〕〔2〕〔3〕〔7〕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8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5-36、65-66、74-75、76页.
〔4〕范宏伟:《缅北蒋军撤台与蒋介石“反攻大陆”:台湾与美国的分歧和妥协》,《南洋问题研究》2012年第2期.
〔5〕〔6〕〔14〕〔22〕〔23〕〔24〕〔26〕〔27〕〔29〕〔30〕〔31〕〔33〕〔35〕〔39〕〔41〕〔42〕〔43〕〔44〕〔45〕〔46〕〔47〕〔48〕〔49〕〔61〕〔69〕《蒋廷黻日记》,1950年8月11日,1950年8月13日,1952年2月13日,1953年3月31日,1953年3月30日,1953年4月2日,1953年4月13日,1953年4月15日,1953年4月17日,1953年4月21日,1953年4月22、23日,1953年5月9日、10日、11日,1953年6月16日,1953年10月7日,1953年10月29日,1953年10月30日,1953年10月31日,1953年11月4日,1953年11月6日,1953年11月10日,1953年11月20日,1953年11月26日,1953年11月27日,1954年10月15日,1961年3月6日,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8〕〔17〕〔63〕〔64〕〔65〕〔67〕〔70〕《蒋介石日记》,1950年9月5日,1953年2月26日,“民国五十年(1961年)大事年表”,1961年1月5日,1961年 “上月(2月)反省录”,1961年 “上月(2月)反省录”,1961年“上月(3月)反省录”,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藏.
〔9〕徐永昌:《徐永昌日记》第10册,1951年6月1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第402页.
〔10〕《蒋廷黻致“外交部”电》(1951年9月27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11〕〔12〕《 “外交部”致蒋廷黻电》(1951年10月3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13〕《蒋廷黻致“外交部”电》(1951年10月5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15〕《“外交部”致蒋廷黻电》(1952年11月1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16〕《叶公超致胡庆育转呈陈诚电》(1952年11月25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18〕〔19〕〔20〕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10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60-61、61-63、67页.
〔21〕〔34〕〔52〕覃怡辉:《李弥部队退入缅甸期间(1950—1954)所引起的几项国际事件》,《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台湾),2002年第4期.
〔25〕《蒋廷黻致“外交部”电》(1953年4月7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28〕《蒋廷黻致“外交部”电》(1953年4月17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32〕《蒋廷黻致“外交部”电》(1953年6月4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36〕〔51〕《缅甸联邦关于中华民国政府侵略缅甸之控诉》,联合国大会第707(VII)号决议案(1953年4月23日),联合国文件中心网站,https://documents-dds-ny.un.org/doc/RESOLUTION/GEN/NR0/199/93/IMG/NR019993.pdf?OpenElement,查阅时间:2016年2月10日.
〔37〕《蒋廷黻致“外交部”电》(1953年9月9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38〕《蒋廷黻致“外交部”电》(1953年9月5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40〕《“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致“外交部”电》(1953年9月25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50〕《蒋廷黻致“外交部”电》(1953年12月4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53〕《蒋廷黻致“外交部”电》(1954年3月17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54〕《蒋廷黻致“外交部”电》(1954年4月7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55〕《叶公超致蒋廷黻电》(1954年4月10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56〕《“外交部”致“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电》(1954年10月23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57〕《叶公超致“外交部”电》(1954年9月30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58〕《“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致“外交部”电》(1954年10月12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59〕《“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致“外交部”电》(1954年10月18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60〕《“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致“外交部”电》(1954年10月16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62〕《蒋廷黻致“外交部”电》(1961年2月23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66〕《“外交部”致蒋廷黻电》(1961年2月26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68〕《“外交部”致“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电》(1961年3月9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71〕《“外交部”致“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电》(1961年3月17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72〕《“外交部”致蒋廷黻电》(1961年4月6日),蒋廷黻资料,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1] . 辽宁“三反”、“五反”运动略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175-18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刘亚军. “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走出去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19 -125 .
[3] 卫磊. 修正后《立法法》与刑法解释的规范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01 -108 .
[4] 乔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国有企业地位及功能变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40 -146 .
[5] 桓晓虹. 《文心雕龙》“申写郁滞”“吐纳文艺”论解——兼以古医论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99 -206 .
[6]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7] 陈才训. 论明清清赏清玩之风对小说插图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201 -208 .
[8] 毛宣国. 西方文论的阐释经验与中国文论的阐释立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181 -190 .
[9] 〔澳〕罗兰·博尔臧峰宇, 臧峰宇译, 李萍译校. 马克思主义"暖流"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22 -31 .
[10] 刘志松. 清代河工贪冒考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07 -113 .